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浩浩荡荡“看”父母等4则
作者:魏得强等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孩子放暑假,我们决定回老家一趟。先给大姐二姐打电话,电话一打,两个姐姐不好意思起来,真是的,工作忙,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望父母了。
       到了老家门口,家里的狗都不认得我们了,一个劲儿地朝我们吠。母亲一边让我们进屋,一边嘱咐父亲去村头肉铺割肉。不一会儿,大姐二姐两家也匆匆地赶来了。
       我和两个姐夫说话,妻子和姐姐们聊天,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耍逗乐,小院顿时热闹起来。
       父亲买肉回来,不一会儿整上来几个小菜,我们三个人拧开一瓶酒,开始喝起来。
       不知不觉,两瓶酒下肚,母亲在灶屋喊着吃饭。母亲做的捞面条就是筋道,我吃完一碗,端碗往灶屋盛第二碗,却看到母亲一个人还在挥汗如雨地烧火炒菜。七月的天,小小的灶屋连个电扇也没装,闷得像一个炕房。母亲拿一条毛巾不停地揩汗,看我进来,很抱歉地对我说:“家里一下子添了这么多人,饭不够吃了,我再做。”我忽然怔住了,我们是来看母亲的还是来累母亲的?我赶紧放下碗筷,替母亲烧火,母亲却一个劲儿地赶我出去:“这里热,你陪客人去吧,做好了我叫你。”
       吃过午饭,本想和母亲坐下来说几句家常,县城一哥们儿来了电话,说是晚上聚聚,让我务必赶到,我只好对母亲撒了谎,说单位有事,得马上回去。等我和母亲准备道别,却不见了母亲的影子。等了好一会儿,母亲步履蹒跚地跑回来,臂弯里挎着三个鲜嫩的南瓜。母亲说,一家一个,这是我亲手种的,小时候你们都爱吃这个。看着依然满脸汗水的母亲,我算了一下时间,母亲应该还没有顾得上吃午饭呢。
       第二天,我心情愧疚地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却告诉我,你妈昨天中暑了,现在还在打点滴呢。我的头嗡地就大了,却听见母亲抢过了电话说:“别听你爸瞎说,我身体结实着呢,可能昨天是高兴坏了,你们该忙什么忙什么。”
       拿着听筒,我的泪簌簌地落了下来,做儿女的,永远是父母的麻烦。我们打着看望父母的幌子,只顾自己娱乐,没有一个人想到,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坐下来,由我们来给他们做一碗可口的饭菜。
       (徐捷摘自大洋网)
       哲学难题
       □文/[英] 朱利安·巴吉尼
       ■译/张容南 杨志华
       1.一个素食主义者面对一只希望在人类餐桌上献身的猪该怎么办?杀死一只无脑鸡是否比拔起一根胡萝卜更野蛮?
       2.网络虚拟外遇拥有出轨的所有快乐却没有第三者,这算不算不忠?
       3.玛丽知道一切有关红色的知识,然而玛丽是一名色盲患者。心灵与身体是同一的还是同时并存的两个不同的东西?
       4.一个凡事依从理性的人,他的家住在离两家相同超市同样近的地方。该选择去哪一家才算符合理性呢?
       5.婚姻中的两个人都偷偷地保护好自己的财产,没有人因交出信任而受到欺骗,理性抉择保护了他们免于婚姻的最差结果,然而最美满的婚姻是否也因此失之交臂呢?
       ……
       (乐水摘自《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上海三联书店)
       哥们儿·朋友
       □文/玄承东
       哥们儿是江湖的,朋友是社会的。江湖无辈,哥们儿可能满目皆是;社会有序,朋友也许屈指可数。所以古人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兄弟”就是哥们儿,却很少讲“四海之内皆朋友也”。有人确实说过“春风满面皆朋友”,然而紧接着补正道“欲觅知音难上难”。大概古人也觉得“朋友”这个称谓,是不能随便叫的。
       哥们儿是常挂在嘴边的那个人,大都近在咫尺;朋友是时时藏在心里的那个人,很多远在天涯。
       哥们儿是和你一道偷鸡的那个人,哪怕他不吃一口;朋友是把鸡还给失主的那个人,哪怕他背了黑锅。
       宋江受招安不久,自知大难将至,先毒死了李逵,以示关照之意,“那厮再不会闯祸了”—这是对哥们儿的注解;伯牙一曲《高山流水》,子期听得如醉如痴。子期一死,伯牙当即摔掉了瑶琴,以表悲痛之情,“世上还再有知音吗”—这是对朋友的诠释。
       出了错,哥们儿问的是“怎么摆平”,朋友问的是“怎么改正”。
       求人,说一声“哥们儿”,那意思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虽然很多时候是连边都沾不着;说一声“朋友”,那意思可以商量商量,虽然很多时候基本上是胜算在握。
       对于你的长处,哥们儿会大张旗鼓地炫耀,却从来不打算学习;对于你的缺点,朋友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却总是默默地容忍。
       对你的意见,哥们儿会毫无保留地赞同,也许根本没有考虑利弊;对你的选择,朋友会一点一滴地斟酌,但最终的结论是尊重。
       江湖中不能没哥们儿,社会上不能没朋友。关键是:讲哥们儿的时候,别往社会里钻;讲朋友的时候,别在江湖上闯。
       (肖春玲摘自《新一代》
       2008年第8期)
       爱读书的理由
       □文/吴兴人
       网上浏览不能替代书本阅读。读书是一种脑力劳动。潜心阅读方能细致而有效地汲取营养。
       互联网阅读、视频应用等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快速获取信息的平台。但是,读书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正像互联网不能替代电视和报纸一样,读书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
       阅读使人充实。快餐式阅读,不能替代满汉全席的厚重美味。
       信息是多样的,有动态的新闻信息,有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信息,也有理论、学术、科技发明的成果,后者需要细嚼慢咽才成。知识的积累需要时间。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结晶是浓缩而成的,传承人类智慧,需要用时间去融解,才能有利于消化吸收。
       俄罗斯作家尤里·邦达耶夫说:“书籍不仅是人们交往的工具,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而最主要的—是洞察周围现实生活的工具,是自然界中有理智的一分子—人的自我见解。”要得到这一点,就要在阅读的同时,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阅读而缺乏思考,让大脑成为知识的跑马场,收获就会大打折扣。
       许多书籍中的内容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得,但家有藏书,使用方便,买书还是必要的。
       读书能增强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熏陶人的精神生活,这个功能是网上快餐式阅读所难以取得的。
       晚上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一卷在手,既可消除疲劳,又能增长见识,还能指示人以正道,诚是一种精神享受。
       改变一下上网时间过多的生活方式,读书时间就有了。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敏捷;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弗朗西斯·培根的这几句名言,至今仍应视作网民们读书的原动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表示,一个人一年所看的书如果不包括专业书籍,对阅读有浓厚兴趣的,一个月应该读五六本书;普通读者一个月也要读两三本。这个数字,应当说是不高的要求。
       (许旺摘自2008年8月17日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