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阅读就是阅世
作者:汪涌豪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我还非常想做成文化基度山或社会罗宾汉,那种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的隐在冲动,是我30岁上起兴做游侠史研究的重要原因。
       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特别是,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尤难言宣。
       我不知道,对伟大的作家不总站在人类的经验之外审视人生,还站在人类的知觉之上悲悯人生,今天的孩子能体认多少。他们能否感觉到,当个人无力表达纤敏而澎湃的激情时,这些伟大作家的经典创造,可以为人们心底无法言说的经验命名,甚至它们就是这种经验最适切的代言?
       该如何告诉他们,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的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他们自有他们认定的伟大作家和作品,你要在他心里再放一个几世纪前英国的老古玩店,或能欣赏瑞典人盖的那座背阳的红房间,太难了。
       结果自然是糟糕的,许多人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以至于开目仅能上网,伸纸不能修函。欲传达一己曲曲心事,就只能借助于流行语火星文通俗歌曲广告词了。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将要到来的结果会如何的更加糟糕。那种情感的均质化与粗鄙化,以及带来的人的认知的浅表与肤伪,已经凸显了一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
       但我们也不失去希望。从惨绿少年到哀乐中年,由书页上斑驳的日影,我们感觉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丰盈,我们心怀感激,说自己倘有寸进,皆拜读书所赐。基于从阅读中得到的回馈是那么的丰厚,我们没有理由悲观。相反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之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
       前不久,读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阅读日记》,前言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有一些书,我们是可以轻快地一览而过的;有一些书,我们是需要恭恭敬敬地阅读的,不敢对其中的内容妄加评论;有一些书,仅仅为我们提供信息;然而还有一些书,我们是如此长久而深情地挚爱着它们,因此,是可以从最最真实的意义上,运用心灵的力量逐字逐句地重温它们的,因为我们理解它们。”若问:人们领受着书的启迪,并不时地要“重温它们”,怎么还能说早就“理解它们”?法国作家尤瑟纳尔的回答是:“我们真正的出生地是那个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用智慧的眼睛关注自身的地方。对于我来说,我的第一故乡就是我的书籍”。
       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周力摘自2008年7月5日
       《文汇报》,由旭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