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乞怜人
作者:[台湾]吴淡如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不善于理性沟通的人们,用来操控别人以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惯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命令式的,直接强迫别人屈从他;一种是消极乞怜式的,利用别人的同情心以争取注意。这个时代,命令式通常会招致反感,而“乞怜式”似乎还能达到效果。
校园恋情结束后,自觉受了委屈的女孩或男孩,常会特意让自己变得非常憔悴,让全班同学“同仇敌忾”,谴责那个“不知好歹”的人。家庭主妇煮好了晚餐之际,却接到丈夫告知有事不能回家吃饭的电话,常常以“不等到你就不吃饭”来作消极抗议,为的是让丈夫回家愧疚万分。男女朋友在吵架非常激烈时,其中居弱势的一方有时会以头撞墙,甚或拿出刀片来指着自己的手腕威胁,或在外头下大雨之际还故意淋成落汤鸡,这种“损己不利人”的牺牲方式,都是“可怜人的乞怜戏”,它和强迫别人屈从的方式其实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为的就是争取注意及达到目的。前者是“豪夺”,后者是“巧取”。
但“乞怜者”常变成真正的可怜人。久而久之,他们会以眉头深锁和到处诉苦为争取一切“心之所欲”的手段,乞怜的“边际效益”却越来越低,因为没有人能欢欢喜喜地跟一个“可怜虫”相处,心甘情愿地关爱他们。
利用自己的可怜与悲伤来吸引别人同情,其实没有办法称心如意很久。人人或多或少曾利用“乞怜戏”达到某种目的,但在自己心里出现“可怜可怜我”的呼声时,不妨正视内心,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能够正面沟通就正面沟通。
因为同情毕竟不是爱,不需委屈自己做感情的乞丐。
(段婷摘自《做个好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