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薄熙来:熙来攘往皆为民
作者:吴志菲 余 玮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他高大俊美,儒雅谦和,能言擅辩,机智幽默,极富现代政治家的魅力。每年“两会”期间,他总是被记者们围追堵截的热门人物。他这位高干子弟,曾是大连人最引以为荣的大连“三件宝”之一,和足球、服装并列。
       他从“封疆大吏”到“内阁部长”,从早年的“大连名片”成为今天的“中国贸易名片”,异常生猛的执政风格一次次让世人为之侧目。而薄熙来自己认为,他身上与众不同的特点来自他独特的人生经历。
       哽咽着向送别者鞠躬的“封疆大吏”临危进京
       2004年2月16日,对于辽宁人民来说,与他们在一起生活了20年的薄熙来,这回真的走了。在热烈的掌声与深情的问候声中,薄熙来的声音开始哽咽,他深情地说:“谢谢,谢谢大家这么热情地来送我,我很感动。”并风趣地说:“我在省里工作的这三年来,没能贯彻好我国的劳动法,一直让大家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忙着工作,实在对不住大家。”
       2001年1月,薄熙来调任辽宁省副省长、代省长,并在同年2月正式当选为辽宁省省长。
       2003年年底,薄熙来开始谋划自己心中的新“辽宁”蓝图,但就在此时,中央组织部的一纸调令使他又开始了一次新的转折。
       2004年2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薄熙来出任商务部部长,接替因健康原因而提出辞职的吕福源。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在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确定组建商务部,将分别由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和原外经贸部管理的进出口和反倾销工作统一到商务部。
       可是,第一任部长吕福源因严重疾病而不能正常工作,令正处在磨合期的商务部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于是,接力棒传递到薄熙来手中,对此任命完全可以用“临危受命”来形容。舆论普遍认为,薄熙来是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领导风范的人,这项任命可以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投资前景的信心。
       薄熙来上任不久,即提出“15条工作改进意见”,用来规范商务部各行政部门的工作。一时间,商务部内部有着一种说法,“商务部简直就是阎王殿”’“清规戒律太多了”。但事实证明,薄熙来的“15条”使商务部的工作作风迅速焕然一新,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而这“15条”,也被各省市商务厅局所采纳,成为规范中国整个商务部门工作的指针。
       作为商务部转型的主导者,薄熙来要做的工作很多。有人评论:大流通、大商务的概念,包括生产、贸易以及消费在内的整个商品流转过程。中国一向有着“重外贸、轻内贸”的传统,所以部门内部的工作冲突在所难免。薄熙来领衔的商务部试图在内外贸统一方面打破僵局,他表示——商务部将充实从事内贸的队伍力量,“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工作方案,包括干部队伍的交流,工作上的统一安排,方案的整体推进。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内外贸统一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2004年4月20日,薄熙来陪同吴仪飞到美国,这是他任商务部长后的第一次出访。抵达华盛顿的当天下午,薄熙来就与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和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举行了会谈,薄的务实、幽默和机敏促成了谈判的顺利进行,经过3天的友好磋商,中美双方签署了8个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在中美经贸的若干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产业对外资开放,更多的贸易摩擦也将随之出现。这位引人瞩目、特立独行的部长,一次次接受新一轮的考验。
       在整个国际经贸的大环境下,他开始驾轻就熟地扮演中国商务外交者的形象。点击商务部网站新闻就会发现,薄熙来赴国外进行经贸洽谈的频率非常高,而每次洽谈,都体现出他“和为贵”的商务外交思想。“WTO体系目前缺少的不是法律,不是如何钻法律漏洞,不是凭借财富优势而不断打官司。WTO体系缺少的是灵魂——能包容怨气、兼收并蓄、聚集不同观点而得其平衡的灵魂。这个灵魂是什么?就是‘和’。”薄熙来在秉承“和为贵”的商务外交思想的同时,使中国不动声色地处于强势。
       尊师爱家的高干之后蹲过牢房做过工人
       薄熙来祖籍山西,他曾自嘲地说:“我是山西人,抠门儿。”对山西老陈醋,他是情有独钟。哪个干部干活劳累了,薄熙来就催他去医院检查检查身体,如果查出了有高血压,薄熙来就送给他一个血压计和一箱老陈醋。一次,薄熙来参加商品展销会,当他走到山西省展台时,他拿起一瓶汾酒,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然后,他模仿着广告词郑重地说:“话说天下大事,汾酒必喝!喝酒必汾。”顿时,引起了记者和参观者的阵阵大笑。
       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关敏卿,是薄熙来小学6年的班主任。关老师依然清晰地记得,1956年9月,她所在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迎来了的一群生龙活虎的新生,其中就有薄熙来。“他长相英俊,两道浓眉、一双大眼睛透着正气,说话彬彬有礼。我见他个子很高,就把他安排在最后一排靠窗子的位子上。”
       实验二小的高干子弟非常多,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女儿刘平平也和薄熙来同班。学校要求干部子弟不要搞特殊化。作为班主任的关老师从来没有看见自己班上的同学坐小汽车上学。“家住在东四北边一条胡同的小薄熙来,上学总是由在首长家里从事保卫工作的军人接送。少年薄熙来很随和、不淘气、很听话,像一个小大人似的,从来没让我操过心,他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从来没和同学打过架。薄熙来也不偏科,数学、语文学得都不错,字写得也很漂亮。”
       1962年薄熙来毕业考试时,全北京市统一出题,薄熙来的语文、算术各考了100分。后来,他靠自己的实力考进了北京最优秀的中学——北京第四中学,给小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众所周知,薄熙来是中共元老薄一波的儿子,很多人认为薄熙来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薄一波的支持。但薄熙来曾对此直言,他从父亲那里得到更多的是磨炼。
       上个世纪动荡的“文革”岁月,本来应该念中学的薄熙来却在监狱里度过了5年时光,但“受益匪浅”,让他“受了磨难,锻炼了意志,学会了思考,懂得了公正、民主、法制对一个社会是多么重要,温饱、自由、尊严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命运在这5年里给予我的馈赠,并非人人都能得到的。如果没有一个倒过霉的老子,我也得不到这份礼物。”之后,他到北京市二轻局五金机修厂做工人。
       1973年,薄熙来在朝阳门外的一家工厂做工人,他第一次领工资,就欢天喜地地跑到关老师家,手里拿着照相机,一跨进门槛就对关老师说:“关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发工资,咱们照个相吧,就去天安门!”
       那天他们徒步走到天安门,横穿马路时,薄熙来小心地搀扶着关老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路人也许不会注意到他们的身影,因为他们太像一对平常的母子了!在那些动荡的日子里,青年薄熙来从老师那里感受着母亲般的温暖,他也像一个孝子对待母亲那样对待自己的老师。
       薄熙来每年都会看望他的启蒙恩师关敏卿。很多时候,他也带着夫人谷开来和儿子一起来。关老师知道谷开来曾出版过一本书《胜诉在美国》,她直夸赞薄熙来好眼力,把小巧玲珑、美丽聪慧的北大才女娶回了家。
       谷开来出身名门,父亲谷景生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发动人之一。其母范成秀,为范仲淹的后代,是抗战时期太行山区著名的才女、妇救会干部。谷开来在谷家“五朵金花”中排行老五,父母是高干的家庭背景使她经历了更多的磨难。谷开来说:“这一生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母,他们是那种极不会俗的理想主义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政治悲剧笼罩了这个家庭。以致母亲生下谷开来时,没记清是几月几日,生日将成为开来今后也无法解开的谜团。
       不过,谷开来从小就养成了坚强的性格。“文革”中父母相继关押,4个姐姐都被赶到农村,她小学没有毕业,就上房当泥瓦匠,还到副食品店操刀卖肉。这个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小的小姑娘,是个叫人目瞪口呆的“一刀”。为了更长远的生计问题,她决定学门手艺,她开始学弹琵琶,聪颖的她一学就会,很快就达到了专业水平,被确定为独奏演员。在北京电影乐团录音棚中为电影录音,毛主席逝世那部纪录影片的琵琶伴奏,就是谷开来演奏的。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谷开来报考北京大学。她没学过数学,几近交白卷,但是她的文学答卷才情过人,竟一下就考上了。她考上北大法律系,在填报志愿表时,父亲期望小女儿的未来人生能够彻底摆脱父母辈的坎坷,大笔一挥,把小女儿的名字改为“开来”,取“继往开来,为正义、幸福而战”的意思。
       对于这个说法,谷开来笑着补充:“当时,准确的名字应叫‘开莱’,但嫁给薄熙来之后,有一次他看似认真地对我说,‘现在你入了薄家的门,按古时的传统你要妇随夫姓,今天咱们不兴这个了,你就妇随夫名吧。’于是,熙来趁我还未来得及提意见,就把我名字上的‘草’给砍了下来。于是,我的名字就成了现在的‘开来’。”
       1978年,薄熙来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学习,197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攻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谷开来和薄熙来相识于1984年。那年,谷开来和中央美院的傅天仇教授到大连金县考察一个环境艺术课题,薄熙来当时是那儿的县委书记。谷开来回忆说:“他也是北大毕业的研究生,当时,这位高材生蹲在荒凉的海滩上,和当地的农民兴致勃勃地策划出了一个关于环境艺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他很像我父亲那种极为理想主义的人。他住在县委一个像是永远也扫不干净的小脏屋里,用放在桌下的一个破纸箱里的小苹果招待我和教授,然后开始大谈他的想法。”渐渐的,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
       谷开来对一个朋友谈到丈夫时,曾这样说过:“熙来曾经是一个摄影家,贴了一本我的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写了一段话,都是一些非常超脱的话,他总是把影集放在他的身边,从不给别人看。他把对我的这种感情不时放大着,一直放大到他的为人处世和心爱的事业之中。”
       中欧纺织品摩擦中挑灯舌战而表现强硬有余
       2005年6月10日在上海举行的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11日零点。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两次从谈判现场走出来,告诉守候的记者“不要着急”。特别是6点15分的时候,他笑着摆摆手说:“大家不要饿坏了,先去吃点东西。”记者说,听了这话,很温暖。
       整个会谈持续了10个小时,记者们也足足等了10个小时。经过一场马拉松式谈判之后,11日凌晨,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笑意盈盈地走出了上海西郊宾馆7号楼会议室,共同宣布双方已就纺织品贸易达成的“最后一分钟协议”。
       根据中欧双方达成的备忘录,欧盟承诺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裤子等10类纺织品终止调查。双方同意,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期间,对这10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盟出口数量。双方一致同意,对今后纺织品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将通过磋商予以解决。
       至此,中欧纺织品贸易之争尘埃落定,一场可能爆发的贸易战得以避免。而另一方面,中美之间有关此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薄熙来肩上的担子依然任重道远。
       还是这一天,在谈判成功后,薄熙来将一件普通的灰色短袖翻领T恤衫(中国产的“鳄鱼”牌)赠送给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以纪念这一时刻。在场的人无不感到他的用心良苦。
       对于中欧纺织品争端的“和平解决”,各界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原则上,这将是中国纺织品对欧盟市场出口问题的长久解决,而不再需要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谈。协议将为双方企业提供一个可预见的、确定的贸易环境,欧盟今后也将在使用‘特保’条款上保持克制态度。”曼德尔森说。
       其实,要了解中欧以及中美纺织品之间的纷争,首先要了解两个关键词:“特保条款”及“242条款”。
       世界贸易组织赋予其成员可以用3种手段实行贸易救济: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又称保障条款,是指在一个贸易协议中准许成员方政府在特定情况下撤销或者停止履行其协议规定的正常义务,以保护(保障)某种更重要的利益。和反倾销、反补贴不一样,保障措施的对象是正当且没有扭曲的国际贸易,其实施前提是不可预见的大量进口商品使进口国同一行业面临“严重损害或威胁”,并具备因果关系,其实施标准高于反倾销与反补贴。保障措施可采用数量限制、配额及增加关税税率3种方式来实行。
       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根据1994年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应该普遍取消数量限制,但是纺织品例外,《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提供了10年过渡期,2004年底截止。不过,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入世报告书》)第242条款中,中国承诺,如果中国的纺织品对进口国“市场扰乱、存在着威胁阻碍贸易的有序发展”,则允许其他成员针对中国纺织品使用特殊保障措施。这个条款是当初中国入世的主要让步承诺之一,在该条款中,对于“市场扰乱”等关键概念并没有详细加以说明或阐述,而正是这一漏洞被欧美用来当作保护被其宠坏了的纺织业的借口。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出口配额体系取消,原本就有着天然优势的中国纺织品对欧美出口激增。此后不久,美国挑头对中国发难,要求实施“特保条款”。5月23日,美国纺织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对三大类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的特保措施正式生效。于是,美国已经对来自中国的14类纺织品进行特保调查,其中七类已经设限。5月31日,欧盟也乘势加入,就两类商品(T恤衫和亚麻纱)向中国提出正式磋商请求,并要求对上述两类纺织品实施特别限制措施。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薄熙来见招拆招,进退有据,展示了良好的大局感和沟通能力。强硬而又不失灵活,是薄熙来留给谈判对手的深刻印象之一。“薄熙来部长是一个强硬的谈判对手,对于谈判细节有非常强的把握能力,有强烈的个性。”在《备忘录》签署之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这样称赞薄熙来。有中国媒体甚至用了“力挽狂澜”4个字来形容薄熙来在此次纺织品贸易谈判中的作用。
       双方舌战一开始,薄熙来就直言欧美对中国设限“依据是不充分的,时间是过于短暂的,判断是不科学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拍脑瓜做决策,是凭感觉,有随意性”。进而,他又强硬地表示“我们绝不会接受美国在纺织品一体化一开始就提出来的综合性安排的意见,也不接受欧盟提出的行动指南,因为这两个东西实际上就是要在全球纺织品一体化以后,又拿出另外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并不是经过大家讨论拿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发明的。”
       薄熙来的强硬不仅体现在谈判桌上。5月30日,中国宣布对81种纺织品取消征收出口关税,而在10天前,中国刚刚主动采取措施对部分商品加征了关税。对此,薄熙来给出了如下解释:“你们对中国产品采取设限,我们就相应地调整我们的政策,你给我们的企业加上半斤的压力,我就要给它撤掉八两的负担。”这个表态赢来满堂喝彩,连向来以狂妄著称的张五常也忍不住夸奖:“这一着,比我想得出的高明。”
       在谈判前后,薄熙来还不忘对来自意大利的记者幽了一默:“我想起来意大利有个马可·波罗,多少年前的人,眼光就那么长远,那时候就能跑到中国来做生意。如果马可·波罗先生突然醒过来,得知意大利现在要对中国优质、物美价廉的纺织品设限,他一定会感到很惊奇或者感到很遗憾的。”薄熙来显然是话中有话,他最后提醒谈判对手将眼光放长远些,“不要在袜子、裤子这些问题上跟我们闲扯。”谈笑间,大将之风显露无遗。
       爱耍嘴皮子的“足球迷”肩负民望而前行
       在近年来的中国政坛,薄熙来非常引人注目,外形高大俊朗、谈吐文雅风趣、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他的能力令人瞩目,短短几年,他从大连市委书记到辽宁省省长,再到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早在大连担任市长期间,已经被市民誉为“大连三宝”之一,和足球、服装并列。香港的媒体也一直称他为“传媒宠儿”、“魅力部长”。吴小莉曾在一次大连服装节上戏言:这次到大连来,不光因为大连生产的服饰漂亮,而且听闻市长也“长得非常帅”。台下的大连市民闻言欢笑,颇觉自豪。
       “足球市长”或“足球省长”,曾是薄熙来的绰号。据《体育生活报》报道,当问及薄熙来是一个足球的爱好者,还是一个管理者时,薄熙来说:“我原来也踢过足球,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我在中学的时候更喜欢的是篮球。因为我的个头高一点,所以打篮球的机会多一点。到了大连以后,我发观大连人特别喜欢足球,而且人近朱者赤,在这个环境里受熏陶受感染,慢慢地我就跟着大家走,有句话不是叫跟着感觉走吗?既然老百姓都喜欢足球,我这个当市长的慢慢和大家同化了,对足球有了越来越多的兴趣,也有感情了。”“我对足球事业的爱好是和广大市民的爱好连在一起的,我愿意推动它,但是我不是一个具体的管理者,也不是一个领导者,我觉得也可以准确地说我是广大热爱足球的球迷朋友里的一个。但是我愿意利用我们自己所具有的影响,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
       2004年5月,薄熙来随同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5国和欧盟总部。在中国商务部和欧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贸易投资研讨会上,恰逢欧盟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扩大之时,他一开口就让现场气氛融洽:“(中国是个大家庭,)在校的中学生就有两亿多人,这个家庭人丁兴旺,每天有22000个新娘要出嫁、44000个小宝宝出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伙食大为改善,每天要吃掉160万头猪、2400万只鸡。管理好这样的大家庭实属不易。我们的总理不仅要让年轻人有书读、让成年人有事干,还要照顾好2000万幼儿园的小朋友和1200多万80岁的老人。”掌声四起,听众开心地大笑。薄熙来接着话头一转,“这次随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我本人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中国与欧盟这个大家庭相互靠得更紧了、走得更近了。前些天,欧盟在办喜事儿,增加了10个国家、7600多万人,人口达到了4亿5000万,是一个很大的家庭了。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一个更大的家庭。当今世界每天都在关注着中国和欧盟这两个大家庭的一举一动。”
       看似闲话家常,其实极有分寸,这就是薄熙来的语言魅力。他敢于打破陈规旧律,说一些别人想不到的话,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从而在人们心里,树立了一个国际化和现代化官员的新形象。
       薄熙来除了嘴皮子厉害,英语也非常棒。在一次与美方的会谈中,美方的翻译不是很流利,在忍耐了一段时间后,薄熙来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张,在座的中方人员都能听懂英语,你可以不用翻译了。曾有评论:“在庄重压倒活泼的中国政坛,薄熙来是个特例,他不是那种脸谱化的中国官员,是一个不多见的有着强烈个人魅力的高官。”
       2005年5月30曰,薄熙来自出任商务部部长以来首次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已经着实让各国媒体“眼前一亮”。因为在履新第一周,有内地、香港等十多家媒体希望安排采访,都被他以“刚刚上任,需要先熟悉工作”为由拒绝。其实,低调的他乐意于与媒体打交道。无论当市长,当省长,还是当部长,他都是出镜率比较高的领导干部。但是,诸如“作秀”、“做表面文章”的指责也随之而来,这也许是喜欢和媒体打交道所要面临的必然风险。只是,如他所说,“作为一个市长、省长、部长,既然是在为老百姓做事,就要让老百姓知道你在做什么,同时还要争取更多人支持和理解你做的事情”。
       数次在“两会”期间,薄熙来走出人民大会堂,立刻被各路记者围个水泄不通。他的出现总是能让记者感到兴奋和激动,甚至有些记者为了追逐他而被自己的话筒线绊倒。而薄熙来也总是被“逼”到停车场上,经常是最后一个登上车的代表,把满意和遗憾全都抛给了窗外的记者们。
       薄熙来在和媒体打交道时,讲话从来不打官腔,而是轻松随意,率性而为。有人分析说,这与薄熙来早些年的新闻专业背景有关,也可能是薄熙来施政获得普遍认同后产生的自信使然。媒体评论薄熙来具有个人魅力,他却说,魅力是属于年轻人的,我已经上岁数了,还是用这个词去赞扬年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