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苑]乡村黑白:露天电影的片断
作者:冯 杰

《青年文摘(绿版)》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立杆
       在一方空荡荡场地上,先立两个高高的铁杆,四边用尼龙绳固定着,压上砖,这时中间才能去扯上银幕。黑边白底,像一方垂挂乡间欲行又止的孤帆。
       立杆是乡村露天电影里的首要基础。你不能正在放电影之时,让人站不稳闪了腰,忽然倒下。
       提前去立杆扯线干这些杂活的,都是村里热心的“义务人员”,他们知道,早一点将杆立好,就可早一点放映电影。
       不料,一只淘气的狗,跷着后腿,画一道白线,要在刚立的杆上留下自己最新鲜的记号。臊气立即弥漫乡村的夜空。
       占位
       电影场地自然像庙会一样热闹,充盈着泥汗之气,烟草之气,熟稔之气。
       必须早一点去才有位置,带的坐具为凳子、马扎、蒲墩、砖头,以坐在不左不右的中间最好,但有弊病,若电影正演时一泡尿憋急,倒是个大问题。等你好不容易挤出来,尿完再回来时,鸠占鹊巢,位置早被别人在那里填空了,正看着银幕,张着嘴嘿嘿在笑。
       大一点的孩子便出了主意,要在中间挖尿坑,预备中间尿急了好有个出路。恐怕灵感来自影片《地道战》。刚开始的尿坑还以使用价值为主,到后来就成艺术了,比赛挖花样。有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甚至后来还发展有复杂一点的连环通道。
       暮晚,乡村孩子们放下饭碗,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去挖尿坑,几近现在的行为艺术。
       乡村放映员
       他们像乡村来回穿梭的候鸟,自行车后座是两个装拷贝的铁箱子,里面装着黑白影片。
       放映前,免不了要先讲几句套话,说明演电影的缘故是谁家婚、丧、嫁、娶的答谢。
       在乡村之夜,在放映员熟练的手下,黑白影片刺刺啦啦响着,一个巨大的光柱连着银幕, 故事在黑白胶片上翻版着。里面还有乡村无数颗灰尘升腾,飞蛾在尘烟里忽高忽低。
       在我的印象中,放映员的“飞鸽牌”自行车有一点特别,蓝漆车梁上,用旧的电影胶片密密麻麻缠着,起有保护车漆的作用,倒有“监守自盗”的嫌疑。这令乡村的人们煞是羡慕。有好事的后生甚至要借来试骑一下。
       果然是不一样,好像能携带着电影里的黑白故事在乡村飞翔。
       跑片
       有时一个新片子要同时在几个村里轮流放映,放了上集没有下集,来不到就只好等待。轮流转的片子叫“跑片”。从城里到乡村,有专门的“跑片员”。
       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大家干脆让放过的片子再重新放一遍。感觉依然新鲜。已过午夜,星星都登上屋檐高高的瓦松了,村里已听不到马嚼夜草的声音。还不见片子从邻村拿来,有人坚持不住,打哈欠,球!回家睡觉,但更多人在乡村巨大的露水里坚持。
       有乡村鸡鸣,几乎已到黎明了。仍不见人来,转头一看,放映员早伏在机子上打盹。散落一地的小凳子也在瞌睡。
       第二天,方知道送片人一路匆忙慌张,骑着车子,不小心一个跟斗跌到路边沟里,压倒一丛蒿草,腿也摔断了。
       事件
       两个姑娘到邻村看电影,电影散了,结伴回家。
       雾气上升,露水下降。无名的夜鸟在黑暗里飞翔。忽然,一双大手从后面抱住,双双被强暴了。世界沉落。
       其中一个姑娘想不开,回去上吊了。另一个咬着牙,活了下来。在她记忆里,隐隐嗅到当时一丝羊膻之气。于是她就留意,后来知道全县只有小李庄的人杀羊,再后来,知道小李庄一个叫李求的人杀羊……
       她决定嫁给李求。
       蜜月刚过完,杀羊汉李求乐极生悲,就死了。她婆婆觉得蹊跷,发现儿子死于一捏“信”……乡下人对砒霜的称呼。
       新坟上的花圈还新鲜呢,新媳妇就被捕了。
       这是一个与黑白电影有关的乡村复仇故事,调查员在记录时,心惊肉跳,觉得记录簿上只剩下一纸膻气,一捏砒霜。
       (黄莹摘自2007年12月6日
       《晶报》,洪钟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