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事]我见证了中国轿车扬帆远航(续)
作者:陈祖涛 欧阳敏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北京的汽车发展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
       1962年,一机部调我来北京规划全国的汽车工业,我们从全国大大小小近百个汽车厂中选定了北京、南京、济南、上海四个地方重点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
       1963年,根据战备的要求,军队需要军用吉普车,考虑到北京的基础,于是在北京开始试制。一机部指定由我们长春汽车工厂设计处主持设计,我是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讨论“北京吉普”的生产布局方案时,当时一机部汽车局提出把发动机放到武汉,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大的总成分居两地,不利于组织生产。我建议充分利用北京现有的生产能力,在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新的具有较强能力的汽车综合企业,为此我提出了“北京汽车一条街”方案。在朝阳区的呼家楼有北京汽车厂,再往南是北京齿轮厂、北京内燃机厂、北京旅行车厂和北京轴承厂,当时这些企业在全国都是排前几名的企业,只要稍加调整、改造就基本构成汽车几大总成的生产基地。而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首要条件就是相对集中,缩短运输线,便于组织生产,同时也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北京既然已经具备这些条件,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呢?于是,我给当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和经委主任的薄一波写信,详尽地阐述了我的方案。两位主任的批示很快下来了,同意我的方案,并责成我组织实施。1965年,我带领一批设计和技术人员来具体落实“汽车一条街”方案,我们初步确定以北京轴承厂为主生产厂,生产军用“210吉普”。样车出来后,张爱萍同志评价:小巧玲珑。
       总后请军委开会,让全军各大军区的首长来评车。看了车后,他们提意见嫌小,于是我们把“210”给了天津,北京自己将“210”改进成大一些的“211”。“211”拿出来后,部队仍旧不满意。此时军委把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缴获的一辆日本产的“陆地巡洋舰”交给北汽作为试制参考用车。北汽在此基础上再改为“212”,部队还是不满意,提了许多意见。时间已经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就在这时,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改变了部队和北汽之间的争执。1966年10月18日和11月11日毛主席两次乘坐吉普车在天安门检阅红卫兵,他乘坐的就是北汽试制的新车北京“212吉普”。检阅完后,形势大变,军队通知北汽:“‘212吉普’定型,一点也不许改动。”这就是后来在全国颇有名气的“北京吉普”。
       “北京吉普”批量生产后,在军队很受欢迎,后来地方上也大量购买,作为县团级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由于供不应求,全国很多有一定条件的地方也跟着仿制,形成了一股吉普热。“北京吉普”一直生产了近20年,但由于当年定的生产纲领也就是5000多辆,到了80年代,社会上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加,“北京吉普”产量低,技术落后的矛盾也就日益突出。1983年,在小平同志发展汽车工业可以合资的思想指导下,“北京吉普”开始考虑和国外合资。他们和美国的一家公司谈了很长的时间,由于多种原因,我方意见不一致,没有成功。“北京吉普”的合资谈判搁浅让饶斌很着急,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和外国公司的第一个合资项目,成败与否对新成立的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有很大的影响。他对我说:“祖涛啊,你和外国汽车公司打交道多,‘北京吉普’这件事你去谈吧,你可以全权决定。”
       根据饶斌同志的意见,我们组织了新的谈判代表团,我任团长,北京市经委主任张建民(后任北京市副市长)任副团长,国家经委、计委也派了领导同志参加,北京市派的是汽车专家赵乃林(后来任艺京合资厂的第一任董事长、总经理)。我们的谈判对手是美国AMC汽车公司。这个公司很小,但它是专门生产吉普车的。吉普作为一种在战场上使用的轻便越野战斗指挥车,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世界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在二战期间,吉普为盟军立下了汗马功劳,美国大兵称它为“忠实的毛驴”。正是这个原因,AMC公司有着美国军方的背景,我们和它谈判时,始终都有一个叫海德的美国退役将军在场,而且这个海德将军对谈判结果有否决权。我考察了这个公司,它的生产规模不大,年产量8000辆,产品全部供应军方。厂方为了向我们展示它的吉普的越野性能,专门把我们带到美军沙漠演习场以及在埃及的吉普分厂,卖力地向我们作了各种表演。在生产车间,我重点看了它的发动机。吉普车是战地用车,它的覆盖件很简单,重点就是发动机。这是一款六缸的发动机,设计先进,马力强劲,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样的发动机,我看了后很满意,决定引进,大家也都满意。协议由我和AMC公司副总裁克莱尔签订,内容为:中美合资组建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美元,美方出1600万美元现金,中方以设备、厂房折算,生产AMC公司1983年投产的吉普车型系列产品和原北汽吉普车改进后的车型。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和外国公司的第一个合资项目,它还在上海大众项目的前面。第一任总经理是美国人麦克尔。
       谈判刚完,这个麦克尔就提出他来北京后要住到北京长城饭店,并要长期在那里包房间住。我当时就很反感;那时长城饭店的房价是400元宁天,一个月就是1万多。当“北京吉普”的同志来征询我的意见时,我明确表示反对:“我们的总理每月才多少钱?”可是麦克尔坚持非住长城饭店不可,他说:“没有这样的居住条件,我的夫人就不会跟我到中国来。要是我的夫人不来,我也就不能来,我们美国人要是分居6个月,我的夫人就会跑掉的。”
       1983年5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陈慕华副总理主持了合同的签字仪式。由于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次与国外合资,中央对此事非常重视,合同签订那天,中央各部委的领导来了不少。合资成功的消息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新闻界着实炒了一把。
       合资以后,整个“北京吉普”项目都进入新的合资公司,根据总后勤部的要求,合资公司主要是为部队提供前线战斗指挥车。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合资公司,遇到的问题太多了,弄得我们非常为难。如:美方提出,我方人员太多,只要三分之一,那个时候又没有这方面的相关政策,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把多余的三分之二的人调剂到老的北京汽车厂;对于新的合资公司,国家没有什么政策优惠,很多权力部门照章办事,如组装车的散件从美国运来,中国的海关要征收高额的关税;还有购买散件的外汇等问题。合资公司举步维艰,亏损严重,生产难以为继。1986年6月16日,美国财长贝克要访华,国务院领导要接见他;同时姚依林副总理要访美,美国总统要接见他。因为“北京吉普”是中美合资的第一个项目,肯定会成为会谈的话题。而项目目前又存在一些问题,怎样客观地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双方都要面临的难题。就在这时,美方代表克莱尔给国务院
       领导写信,反映合资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要中方在进出口、外汇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条件。国务院领导将信转给谷牧副总理,谷牧同志将信批给朱镕基同志,朱镕基同志找到我,要我负责处理此事。
       我和克莱尔展开了艰苦的谈判。由于“北京吉普”是我国的第一个合资项目,很多做法都在摸索过程中,美方提出的政策优惠牵涉到我国大的政策,如外贸、外汇管理等,我们谁也没有权力贸然表态。国务院对我们的谈判非常关注,我和北京市的张建民、“北京吉普”的总经理赵乃林代表中国和美方代表克莱尔谈判。每天谈判完了后,都要给谷牧同志写出情况报告,然后根据谷牧同志的意见确定新的谈判方针。由于上面没有明确意见,我又不能擅自表态,所以,谈了好久没有结果。最后,克莱尔威胁要退出谈判,我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当时朱镕基同志给我打电话询问谈判的情况,他开玩笑地说:“老陈呀,谈判要成功,否则我俩乌纱帽都会没有了。”
       那天,我和克莱尔谈到深夜12点,我们的晚饭都是在谈判桌上吃的。克莱尔再次提出,他要退出谈判,回国报告。此时我的心里也很紧张,因为国务院没有表态,我也很为难。我分析了克莱尔的心理状态,他也承担着沉重的压力,谈判失败了他回国也难以交差,所以在他威胁要回去时我说:“要走你就走吧,我也回家休息。”
       克莱尔很生气地离开了,我们立刻向谷牧同志报告了情况。谷牧同志告诉我,国务院经研究,已经同意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优惠。根据这一优惠政策,“北京吉普”的生产和进口零部件的问题就解决了。我和张建民、赵乃林商量了一下,我认定克莱尔还会回来的,等他回来后我们再正式通知他。我回家休息了一会儿,说是睡!其实两眼睁得大大的,这么大的事压在心上,怎么睡得着呢?凌晨4点,我打电话叫上张建民、赵乃林再次来到“北京吉普”,在会议室里等克莱尔。会议室里,我们三个人都不说话,互相望着,其实心里想的都是一件事:克莱尔会来吗?不久,漆黑的夜里,一辆轿车亮着大灯直驶“北京吉普”办公楼,克莱尔来了。他似乎也预料到我们会在这里,所以下了车直奔会议室。经过最后一轮谈判,我们代表中、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因为克莱尔就要上飞机了,协议来不及起草,他就在一张白纸上签了字,他说:“陈先生,我相信你。”此时已是6月14日的上午。我立刻将协议情况报告了谷牧同志和朱镕基同志。
       6月16日,美国贝克财长来华访问,国务院领导接见他,他问:“听说吉普在中国有一点问题,不知中国政府持什么态度?”
       国务院领导回答:“我听说了,我们会解决好的。”
       同日,姚依林副总理访美,在白宫,美国总统接见他,总统说:“我听说吉普在中国有一点麻烦。”
       姚依林副总理胸有成竹地回答:“是有点问题,但是我们已经解决了。”
       此事在美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一位美国记者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名为《吉普风波》。
       吉普是为部队生产的,部队的将军们经常到厂里来看,当时的国防部长张爱萍也专门来视察。来看的多了,意见也就来了,将军们希望要的是师一级的前线指挥车,而不是战地的战斗指挥车。于是根据他们的意见,提高车的舒适性,改换车型,这就产生了全新的吉普——“切诺基”。“切诺基”实际上是具有越野能力的轿车,性能很好,乘坐舒适。(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