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苑]野牧
作者:符 号

《青年文摘(绿版)》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通往菲利浦岛的高速公路两边,是连绵起伏的牧场。奇怪的是,在300公里的行程中,竟没有见到一位牧羊人。导游说,牧羊人到镇上喝酒去了。
       问:“牧场难道不住人?”
       答:“牧羊人一般都不住在牧场。”
       问:“那么,谁来照管这些牲畜?”
       答:“平日里羊群无人照管,也无须照管。”
       问:“不担心被野兽叼走?”
       答:“澳大利亚没有猛兽,不必担心。”
       问:“没有人将羊盗走吗?”
       答:“所有的牧场主从来不担心会丢失一只羊羔。”
       问:“那么,如何让羊群早出晚归呢?”
       答:“在这里没有‘早出晚归’的概念。因为它们都生活在野外,无所谓‘出’和‘归’。”
       于是,我用“野牧”两个字概括了澳大利亚人牧羊的方式—牧场上圈有栅栏,备有水。羊儿渴了饮,饿了吃,乐了奔,乏了卧,自由自在。
       我从小熟悉的是“鞭儿打在你的身上”式的牧歌,是《诗经》里“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画面,是苏武于冰天雪地里与羊群亲密相拥的场景……
       然而,在澳大利亚,我看到的是另一种放牧方式。
       (邓耶儿摘自《看世界》
       2007年2月B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