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大学生的基本配备
作者:龙应台

《青年文摘(绿版)》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美国一个学生组织Student Pugwash USA所拟的大学生誓词是这样的:
       我承诺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其科技的应用必须以社会责任为念。我拒绝将我的所学用在对人类或环境有害的任何方面。我的事业追求务必以道德为优先考虑。此后个人生涯将压力备至,然而我签此誓言以表达我的认知:每一个个人承担起他的责任是迈向世界和平的第一步。
       这样宣誓的大学生显然已经认识到,努力打拼为一个公司总经理不是唯一的人生目标,如何让地球永续,让世界公平,是一个更值得追求的志业。
       那么,21世纪大学生的基本配备是什么?
       第一,思辨的能力。孔子的“慎思明辨”永远不过时。马丁路德·金加以诠释:“教育的目的无他,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评估事证,如何判断虚实,如何厘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实和虚构。”社会愈开放,价值就愈多元,黑与白之间就愈多层次复杂的灰色,如何判定是非真假成为全民课题。如果人民没有思辨的能力,徒有民主制度是没有用的。
       第二,知识的建立。当我看见澳洲的小学生在学习内蒙古的沙漠化问题,德国的初中生在探讨南亚海啸所引发的贫富不均问题,加拿大的高中生在辩论欧盟和美国农业补助政策对加勒比海贫国的伤害,英国的社区学校在讨论全球暖化的对策,心中不免惊骇:中国的学生在学什么?
       萧伯纳曾经极其讽刺地说,大学生在毕业的那一天起,就要努力去忘掉学校教过他的东西,才能真正面对社会。我也想说,在一个信息封闭、心态内视的社会里,大学生必须自力救济,怀疑所有领导人和教育官员的论述和话语,建立自己的知识库,越过目光短浅的政府,越过低智能的媒体,与全球的知识网接轨,才能真正地面对21世纪。
       第三,行动的能力。在整个华人世界里,素质最高、行动力最强的公民群体其实就在台湾。街头的动员示威、行政手段的抗议、压力团体的运作、国会程序的翻案、媒体的调查揭弊、司法途径的争取等等,台湾人远远走在先锋,但是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公民社会正在迅速兴起。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以极大的格局走在社会大众的前面,带头关心全球议题,开创社会风气。
       第四,品格的培养。马丁路德·金在1948年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一个人深刻的思考,并且善于思辨。但是如果教育停止在这里,那么教出来的很可能是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通常就是最擅思辨但是毫无品格的那个人。
       他是在说希特勒吗?他是在说我们所目睹的那些强权者吗?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得到一流的专业训练,却不知同情心、正义感、廉耻为何物,如果他善于思辨却无法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分际,如果“道德”在他的价值观里没有一个基础地位,那么我们只不过在培养将来很有能力危害社会的人罢了。
       (邓珊珊摘自《财经》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