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关系啊关系
作者:方丹敏 陈惊鸿 曹晓晨

《青年文摘(绿版)》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凭借自身实力和良好的人际素质打造的“新关系”,已经不再是灰溜溜的“走后门”、“托人情”了。积累社会资本,培养人脉资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扎实打桩,搭建广阔的“社会网络”
       大学的高墙固然让校园和社会形成一定的隔阂,但是大学生们仍有机会通过各种活动,诸如实习、参加社团、打工,以自身实力获得和社会资本连线的机会。
       张媛,这个来自南方小县城,毕业于北京普通高校的26岁的女孩子,已经在一家著名企业打拼出了一片天地。不管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甚至是跳槽,都有单位直接向她抛来橄榄枝。“大四一开始,学院的书记就问我愿不愿意留校工作。后来我还是决定考研。研究生毕业前十个月,我曾经短期实习的一个单位的领导让我考虑直接去他们公司上班。工作一年后我想跳槽,也是朋友介绍的,从递交简历到正式入职,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
       张媛的秘密武器,就是她在北京读书期间,白手起家搭建起来的“社会网络”。用她的话说,成长就像渡过一条条宽阔的河流,那些桥,就是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人,然而,建立桥的桩子,要你自己去打,并力所能及将每一个桩子都打得扎实。
       大二的时候,张媛还不过是学院记者团的一个小记者。一次学院书记在开会的时候提到,希望小记者们能去多了解了解其他高校的就业情况。张媛动了心思,写了一本调查报告的提纲,直接去办公室找了书记。书记仔细看了张媛的提纲,发现在他的一点设想之上,竟然还有了很多新的好创意、好想法。接下来的两个月,张媛每到周末,就跑到各个高校去调查,吃了很多闭门羹,甚至还被看门的阿姨骂过。最终她把厚厚一摞报告交上去的时候,学院书记真的对这个小女孩刮目相看。从此之后,几乎在成长的每一个关口,这位书记老师都成为张媛坚实的后盾。“他让我留校而我想考研,老师也没生气。相反,他还主动写了一封推荐信给我的老师,为我的复试加分不少。我的很多人脉,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当第一次交往时,我总是尽力做到最好,让这个同盟成立。往后,一个稳定的同盟就会源源不断地给我回报。现在,我和书记老师,还有我曾经为之工作过的老师和单位领导还都是很好的朋友。我常去拜访、探望他们。”
       常璐,一个小女孩赤手空拳在北京闯出了前程,并构建了平常人看来很难企及的中高层人脉。如今她已经是新华社国内部可以独当一面的记者了。和张媛的稳扎稳打不同的是,她的社会资本积累“胜经”是“细节决定成败”。
       上学期间,她曾作为辅助翻译人员参加了广电总局主办的一次展会。展会前一天,一个美国大公司的正式翻译人员还没有到场,工作人员正忙着布置展台。常璐就自告奋勇跑去帮忙,当起了翻译。这活可不好做,因为涉及到太多专业的网络用语。常璐又说又比划,连纸笔都用上,还搬来大部头的专业辞典救急,累得满头大汗。
       展会第四天,常璐自己都没有想到,她会被公司的总裁“钦点”为私人翻译,一起巡馆。原来,前三天她做的工作都被老总看在眼里。由于这家美国大公司是主要参展厂商之一,有了总裁的赞赏和推荐,常璐不到两天时间就和大部分其他展商打成了一片。展会结束后,她还依然与他们保持着联系。每个月都有E-mail来往,过年过节的时候发一些贺卡或者日历,恰到好处地祝贺他/她的生日,有最新的照片就放到网上与朋友共享。而这些外国朋友,每次到北京都会打电话约她吃饭或者聊天,彼此的交流帮她开拓了眼界,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切水到渠成,在她本科毕业的时候,多家跨国企业的Offer,也纷至沓来了。
       2004年6月,常璐参加了“与外交官同行”活动,担任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的翻译。活动结束的那一天,她意外地收到了韩国公使亲自递给她的一张名片。韩国公使说,这几天的工作中,他看到她不管是对大使还是一般的服务人员,都非常耐心,因此希望她能来当他的中文教师。常璐答应了,每次备课都在细节上精益求精,这样,两个人的友情渐渐深厚。不久,经公使介绍,常璐与各国大使一起游览九寨沟。她又热心地给大家当翻译,做导游。很多大使及夫人都喜欢上了这个能干、热情又踏实的孩子。常璐就这样在驻北京各国大使中打开了自己的社交圈子,这成为她进入新华社的一把屠龙宝刀。实际上,也正因为这高含金量的社会资本,她往往能得到第一手的最新信息和采访资源,并源源不断地写出优秀的稿子。
       一位就业指导专家说:“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是学生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专业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再加上‘关系网’,这样的就业模式在实践中是非常有效的。”
       发现“长板”,积累有效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也就是我们称的“新型关系”,究竟在实际的就业中占据了多大的江山?一位公司HR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很多求职者找一份工作很难,其实企业找到求职者更难,往往花了很多费用、人力、物力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而经朋友同事推荐来面试的,往往是针对这个工作的一把好手,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根据统计,该公司的招聘有83%的比例通过介绍,这个介绍人往往并不是亲戚,更多的是朋友、同学,甚至是曾经的短期工作伙伴。
       所以,现在的所谓“关系”,已经不再是“走后门”的同义词了。“介绍”同样要经过面试筛选,同样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才能坐稳位置。新就业形势下的“关系”,起到了一种沟通有效信息,提供信誉保证和促进双方彼此了解的作用。它预防“有病乱投医”或者有效信息和人才被埋没。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适合自己的社会网络,积累有效的社会资本?职业指导专家说:“不适合的人在相关的社会网络中难以建立自己的品牌,终将被淘汰。”试想,如果你跟无数传媒的编辑记者认识,他们却众所周知你连封信都写不好。这样的社会资本,在你进行传媒业求职的时候,不仅没帮助,甚至还有负面效果。
       一位职业规划咨询师以一个典型案例阐释了社会资本的“选择建立法则”:
       一个咨询者,很年轻,学的是电子专业,毕业后按照父母的意见,进了一家四平八稳的单位。他很不开心,觉得是在浪费青春。我跟他聊了很长时间,问他是否有特长,他说不出来。告别的时候,他从口袋里拿钥匙,掉出来一个钥匙链,我帮他捡起来,非常漂亮,我问哪儿买的,他说是自己做的,我很惊讶。于是,我立刻建议他去接触很多相关的网站、论坛,加入一些模型、制作方面的圈子里去。半年后,他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在手工论坛上认识了一个同道中人,那个人有自己的艺术手工工厂,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特别聘请他去,工资是原来的3倍。
       这个案例说明,在进行社会资本积累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长板”。现在这个细分市场的社会,没有自己的“高精尖”,同样是没有竞争力的。
       零存整取,建立稳固的“关系网”
       社会资本的积累是长期的,需要不断努力,但若没有建立人脉的技巧和悉心维护,它的流失和坍塌却相当迅速。
       很多学生都在感叹:谁不知道人脉好啊,可我们一穷二白的穷学生,要是家里再没有什么关系,谁愿意搭理我们啊。还有同学说,我倒是想和实习单位的人成为哥们儿,可人一走,茶就凉。我打电话给他们,态度都很冷淡呢。
       当我们在社会资本的积累中遭遇挫折的时候,不妨也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先挖了人际关系的墙脚,才使得局面不可收拾?
       汪睛在北京一家著名媒体实习,他的文笔很好,也很有想法,编辑部的老师们都很欣赏他。在实习结束的时候,编辑部的老师让他自己先草拟一份鉴定再给盖章。草拟的时候,汪睛鬼使神差地冒出了考研的念头,于是就在鉴定上把自己的专业素质大吹特吹了一通,希望能以此增加导师对自己的好印象。但是,当他把草拟的鉴定书发给编辑老师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了编辑对他态度的急转直下,寄回的鉴定书也被改得面目全非,那些忽悠自己的文字都被删除了。汪睛知道做错了事情,在人脉仍然脆弱,基本信任正在形成的时候,就立刻要求高额的回报,结果得不偿失。
       有另外一种人,遇到难事的时候就来找老同学老朋友,跟盆火似的,事情一办完,立刻人间蒸发。这种人,时间长了,和他交往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社会资本的建立,仿佛是一本零存整取的存折,或者说,是一笔稳定的基金。它需要不断地投资,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你支援。而期望一投入立刻有高额回报的投机建设方法,往往是不成功的。
       (杨林摘自《大学生》2006年第22期,黎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