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一个乡镇书记关于农村贫富差别的思考
作者:谷文峰

《中外书摘》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提起农民,人们眼前就会呈现出这样的情景:穿着破旧衣服,赶着毛驴车,哼着跑调的山曲儿,回到难遮风雨的小茅屋。内心还会想:这些人文化素质低,人穷志也短,鲁莽粗俗。打心眼里看不起。
       可是,我举一个例子,会让城里人有另一种感觉。据报载,就在2005年春节前,有个农民女儿出嫁,不用偷偷摸摸借公车,仅自己亲朋好友的私车就有20辆奔驰车,组成了一个长长的婚礼车队,直接开到省城最高级的饭店举办婚宴。这个气派,肯定会使不贪污公款的工薪阶层的人瞠目结舌。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摆脱了平均分配后,已经不再“共同贫穷”了。其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拉开了差距,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有一部分被称为“先富群体”,其富裕程度远远高出城市的工薪阶层。虽然读过书的人说他们“穷得只剩下钱了”,但是,钱毕竟给了他们一个崭新的生活。这部分人在农村占1%至5%。他们过着“双栖生活”:在农村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又在城市有着自己的工厂、店铺和别墅。有些学者认为,农民必须与“土地”联系在一起。这部分人已经不以土地为生,不能称之为农民了。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对于这些“先富群体”来说,他们可不愿意离开生养的乡土,因为他们并没有被城市所接受,并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和生活保障。在他们看来,还是农村更实在、更安全,叶落归根,农村才是他们真正的归宿。
       另一部分人不算很富裕,年人均收入7000元至2万元左右。但是,他们的生活,绝对比没有“小金库”发奖金的工薪阶层生活得好,因为在收人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农民的消费低,手头自然要宽松得多。这部分人在农村占3%至7%。他们的收入模式大致有两种:一是在家里搞项目,如搞个小规模养殖场(如养猪、养鸡等)、种植园(种香菇、花卉等)。二是把传统的“男耕女织”演变成“女耕男工”。土地收入加上务工收入,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
       还有大部分人可以达到仓廪实而衣食足,年人均收入在2000至5000元之间,占70%至80%,生活过得很清闲、自在。这部分人善于经营自己承包的土地,再加上发展一些庭院经济,如养上几头猪、几十只鸡,就近为别人干上一些零活。解决这部分人致富和出路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为他们完全依赖着土地,如果不解决他们的出路,土地的流转就无法实现;因为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致富,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没有资金、技术和信息;他们的收入稳定而支出不定,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家庭遇到天灾人祸,就会滑向贫困的状态,成为社会的负担;他们在农村占大多数,代表着农民的基本特征。
       当然,我们不能忘掉农村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年人均收入在1000元上下徘徊。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这部分人处于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的状况。一旦年景不好,就需要政府救济。这部分人在农村占10%至20%。其中最穷的莫过于民政部门的救济对象,他们可以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的不救不活,这部分人占农村人口的2%至5%。
       贫富差距是拉大了。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同样是农民,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自然条件,为什么有的人会如此富裕,而有些人会如此贫困呢?贫富悬殊之中,反映着农民什么样的生活呢?
       作为“先富群体”,他们大多数思想比较活跃,具有灵活的经济头脑,并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他们多从事私企、运输、量贩、包工等职业。农业收入占总收入微乎其微,非农收入已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作为中等收入人群,他们大多数思想比较稳定,不愿意在市场经济中承担太大的风险。多数从事半工半农的职业。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农活的同时,就近在煤矿、非煤矿山等企业从事务工。他们的收入模式大致是,农业副业占总收入的40%,工资收入占60%。
       作为一般人群,他们多数思想比较保守,容易安于现状,市场经济对他们冲击不大,多数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副业也仅仅是养头猪、养群鸡,收入模式单一。农业收入占主导地位,约占总收入的90%左右,偶有其他收入。
       对于贫困户,其生活状况让人看了真的一阵酸楚。你可以这样来描述:低矮的土墙,破旧的房屋,漏雨的房顶,潮湿的地面,屋里除了一张床和几个盆盆罐罐外,再无任何家当了。不知道什么叫“家徒四壁”时,如果你走进贫困户家中,就会真正感到这个词的辛酸:所谓的“床”,无非是用砖头支起的几块木板,16岁的大姑娘了,还和父母、弟弟睡在这张“床”上,谁看了会不流下眼泪?
       致富的人有共同的特点,而贫困的原因却各不相同。
       “因人致穷”,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到一个村了解民情时,老村委会主任向我介绍了这样一种情况:他们村共有3户贫困户。这三户的情况是:都是单身汉,年龄还不到60岁,身体也没有毛病。他们和别人一样,分的也有土地。只是学了一辈子了,还没有学会种地。为了照顾他们,分给他们的都是比较好的地,但是,别人家的粮食够吃,他们种的粮食却不够吃。同样的土地,却没有相同的收益。平时,靠民政上救济一点,生活还算过得去。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一辈子也没有娶上个媳妇。我问:为什么不送他们去敬老院?老村委会主任介绍,这些人心地挺好。原想把他们送进敬老院养着,也好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收益。但是,这些人说:现在还能动,不能全躺在国家身上。我听了之后,既怜其贫穷,又敬其朴实。是啊,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在农村,有一种人,四肢健全,但是,比较“老实”,用农村的话说,“少根筋”。天生不具有致富能力。这些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弱势群体。同情弱者,是社会的基本道德,也体现人道主义,因此,这部分人应该备受社会的关爱。
       农村还有一种人,年轻力壮,却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本可以种好的土地却靠天收,甚至荒芜。我们乡有个老上访户,经常到乡里找我。说家里穷,要求救济。开始,我并不知道情况,觉得他挺可怜,给一点算了。可是,他几乎每月要到乡里要一次救济。无奈,我们就给他找了个看大门的活,每月300元。按说,在农村,一个人一年收入3600元,生活应该可以了。但是,他仍不断地到乡里要救济款。有一次,我到他们村,看到有一片土地荒着,就问是谁家的?经村干部介绍,才知道正是整天到乡政府要救济的那个人,气得我差一点背过气去。一边要着救济,一边却把珍贵的土地荒着。太不可思议了。事后,我才知道,这个人是个“专业”要钱户。他也不去信访部门找事,只去找领导。诉说自己家里太穷,让领导批个字,领一点救济。县民政局曾给他买过爆玉米花机,想让他靠个人劳动致富,但是,他却换成了钱,买酒喝了。还给他买过三轮车,可
       是,还没有到家就转卖给别人了。说实在,对这类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既怜其贫穷,又恨其不争气。
       “因事致贫”,是贫穷的另一个原因。天有不测风云。农民最怕的是家里出个事。因农民抗风险能力太差,经不起任何不幸事情的发生和重大事项的开支。我们乡有30%的贫困户是由于家里发生了不幸事件而导致贫困的。这部分人,或因车祸,或因生产事故,使家里失去了劳动力,失去了支柱。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失去了往日的快乐,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我乡有一户村民,原本是一个十分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勤劳,妻子勤俭,一个儿子聪明活泼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彻底改变了这一家的命运。有一天,男的去附近的石子机上干活。在放炮炸石中,他和别人一起操作。有一个炮迟迟未响,他们左等右等不见动静,便前去看个究竟。就在走到附近时,炮响了。顿时,他被炸得血肉模糊。医疗终结后,他双眼失明,胳膊被炸断了,不能再劳动。女人是个坚强的人,成为了家庭的支柱。尽管如此,靠一个妇女维持全家,谈何容易。日子越过越艰辛,生活越来越贫穷。家里徒有四壁,小孩上学的钱都没有,只得辍学。家庭的贫困,使小孩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会不会又产生新一代的贫困户呢?
       如何增强农村抗风险能力,建立长效的救助机制,是需要探索的一个问题。特别是老百姓反映因子女上学致贫的比较多。上学是一项不小的开支。毕业后又找不到工作,四年大学最少开支4万元,一般的农民家庭是难以承受的。教育致贫的问题更令人担忧。
       “因病致穷”,是农村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农民可没有城市人幸运,定期有体检,病了有医疗保险。在农村,有病大多是硬扛着,不去医院看病。只有家里的“顶梁柱”得了大病,才肯到医院去。这一病不要紧,家里一年的收入还不够买药看病的。除此之外,因有了病,缺少了劳动力,收入也减少了。这一反一正,就使家里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家里有了一个病人,多少年翻不过来身。如果病能医好,一个家庭还有希望。最不幸的是,家里有个长期病号,无论多好的家庭,靠自身的力量都难以支撑。我曾算过一笔账:像我们单位有几个身患绝症的,每年每人花去公家医疗费少则30万,多则60万元。别说放在农民家庭,即使放在工薪阶层,又有谁能够负担得起呢?中国医疗问题,特别是农村医疗问题,是一个很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上我们从个体角度上分析了一下致贫的原因。在农村还有一种现象,自然条件相同,有的村很富裕,而有的村却很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了弄清原因,我进行了调查。
       在农村,有一种情况是“内讧”,即越穷越乱,越乱越穷,形成恶性循环。与此相反的是,富裕的村,人心思稳,人心思富。一位乡人大代表描述其村的情况,说的几句话很有道理:“我们村穷,是因为村里人不是比着看谁富,而是比谁穷。我穷,也不让你富。比如,祖辈守着荒山等穷。可是,如果你租赁出去,把山绿起来,村民也可以干点活挣几个钱。不行!自己不想干或干不了,宁肯山荒着也不让你干。要穷大家一块穷。”
       小钱看不见,大钱挣不来,也是农村穷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句话,是我在调研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勤劳致富,这话一点都不错。不能说农民不想致富,只是致富过程中不踏实去干,光想一口吃个胖子。我问老百姓,为什么不出去打个工。有政府组织的,像到新疆摘棉花,不用掏路费,干完就回来。你猜老百姓怎么说:“跑那么远。挣不了几个钱,活受罪。”你如果问:为什么不在家里多养几头猪,几只鸡。他会说:“搞不成规模,不值得去费那个劲。”农民群众生活贫穷,部分是“懒”字当头,守穷不努力。龙潭村一家农户,多少年了,全乡都知道,弟兄5个、1个老娘,除老五不在家外,弟兄4个,最大年龄不过45岁,最小年龄35岁。4个棒劳力养不活一个老娘、2个小孩。家中被褥很破旧,房子是解放初期政府救济的,穿的也几乎都是别人送的,吃的口粮到春季就没有了。当地的老人这样说:“他们家耕地不比别人少,打的粮食却很少。我70岁的老骨头还整天忙碌,他们家都懒得不干,饿他怨谁?”另有一户叫马会全,大约50来岁,身体硬朗,3个儿子两个光棍汉。全家只靠老伴从早到晚的忙碌,其余都是整天转悠的闲人。他家脏乱得无从下脚,什么家具都是破旧不堪。但是,如果村里有一点事,他跑得最快。提个意见,倒是强项。任何富翁的钱,都是一分一分挣来的。如果压根就不去干,梦想着有一天,一大捆钱从天上掉下来,只能在贫困中苦苦等待了。
       自然条件导致贫困,是最难解决的。我乡老望岩村地处偏远山区,生产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很低,农民基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产生活。耕地多为旱地,靠天吃饭,一旦遇到旱天,禾苗会被活活旱死,颗粒不收。如果连续40多天不下雨,玉米就没有收成。在农业生产中,生产工具主要是大牲口,特别是有些深山沟里的地,马车无法行走,只有靠农民双肩担粮挑粪,生产条件十分艰苦。由于地处山区,村里达到婚龄的男青年不好找媳妇,只好去女方倒插门。留在家里的老人过着无人照顾的无奈生活。因为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迁,村里最年轻的也46岁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少地多,大量土地被闲置荒芜,造成资源浪费。
       通过对贫困状况的调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因每个农民的能力不一样,其收入也是不一样的,这是正常现象,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取酬的原则。农村一部分弱势群体,因个体的差异必然长期存在,我们寄希望所有人都能致富,只是一种梦想。为此,必须在农村建立起一套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