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女孩二十
作者:莫小米
《青年文摘(绿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女孩很漂亮,尽管没有任何化妆,没有任何修饰,只是一头齐耳短发,一件蓝布罩衫。
大而沉静的眼睛,尖尖的下颏,紧抿的嘴唇,神情里有一种不由分说的坚定。
中学毕业时,她应该才十八岁吧。应该如所有的花季少女,怀揣青春飞扬的理想,美丽的爱情在心中绽放……
她一定很优秀,写一手漂亮的小楷,待人接物端庄大方,要不,在那么多想找工作的年轻人中,她怎能脱颖而出,如愿当上了县里的文书。
上班时,她面带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按着上司的要求记录、抄写、拟稿、收发,非常称职。同事都是她兄长般的年龄,对新来的女孩,不乏指点,不乏呵护,却谁也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谁也不知道,她在做着那么重要的工作,担负着那么神圣的使命。
说到这里,你应该猜出我在说什么人了,她不是今天穿着短裙、染着彩发、看着动漫、说着“耶”的二十岁女孩,是当年受组织指派打入伪县公署的中共学生党员,是机敏、果断、忠心耿耿为党工作的谍报人员。
当然,这不妨碍她仍然是爸爸妈妈的小女儿,哥哥姐姐的小妹妹,热情奔放的中学生,邻家小伙的暗恋对象,仍然是——不折不扣的二十女孩。
革命年代是风云多变的,革命队伍里出了叛徒,当年的二十女孩危及的不是隐私,而是生命。
她不慌不忙,通知同志们转移,销毁党的文件,最重要的文件和情报,塞在一个掏空了的大萝卜里,交给“乞丐”安全转移。而她自己是最后走的,是做完这一切才走的,她被特务跟上了,在下榻的客栈被捕,三天后被杀害。
准确地说应该是,做完这一切时,她才刚刚二十岁。
那些日子,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一些已经逝去的人物,也和领导、专家、富豪、明星、绯闻、事故、长寿、理财、股票、房产、广告一起挤上了报纸的版面。
那天,我在车站等人,那人久久没到,我把手里一份已经翻过去又翻过来的报纸重新拿起,才在某个边角上看到了她。那个版叫综合版,的确,在今天的新闻中,她已没法归类。
她的一生,只用了豆腐干大小的版面,一段简历样的文字,一帧小小的照片。她是黑龙江人,叫张宗兰。
(朱小烨摘自2005年10月25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