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叶集]千年莲子等
作者:叶 蚕等
《青年文摘(绿版)》 2005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千年莲子
□文/叶,蚕
一颗沉睡了千年的莲子,一颗因为没有机遇垂青始终不能展现抱负的莲子,在千年之后,只要有人剥开它坚实的外壳,给它适当的水分、土壤、它竟然还能够发芽,能够一丝不苟地开出美丽的莲花!
对于这样的莲子来说,时间和空间都不能与它为敌,青春岁月和不老的传说只能由它来演绎。因为千年的莲子有一颗坚韧的饱含着爱的汁水的心,只要心还在,就算曾被遗弃过,梦想破灭过,也还会发芽!
莲子的心是苦的,千年的莲子,心中想必更苦吧。可是正是因为有了恒久的苦涩,才会有不屈的底蕴和勇气。很多人吃莲子,都要把莲子的心去掉,在我看来,就好像热爱小鸟飞翔的美态,却剪坏它的翅膀一样,没有了心的莲子还能算莲子吗?没有了苦涩之心的千年莲子,还会有那样的神力和丰姿吗?
那深埋地下沉默地等待千年的莲子,为了生命以最美的姿态展现,执拗着不肯放弃,它愿用千年的漫漫长夜去换取亭亭于阳光下的一瞬。
(徐旭荐)
十一发炮弹
□文/[英]本·帕特森
■编译/王悦
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日子里,一架英国战机执行任务时不幸暴露了目标,德军高射炮齐发,很多炮弹击中飞机,有的炮弹甚至直接打进了油箱。飞行员想,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了。但这些炮弹在油箱里竟然没有爆炸,真是不可思议。
受到奇迹鼓舞的飞行员振作精神,终于冲出重围,安全地返回基地。后来技师从飞机油箱里取出了十一发高射炮弹,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个个完好无损!十一发炮弹被解体后,人们恍然大悟,弹头里根本没有炸药。在其中一个弹头里,有人发现了一张用捷克语写的字条,上面写着:“我能做的仅此而已!”
原来,这些做过手脚的炮弹是德国军工厂里的地下反法西斯组织成员的杰作。二战期间,他们的空心炮弹救过很多盟军战士。但是为了保护地下组织成员的安全,盟军绝少对外界提起这些救命的炮弹。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公开这个秘密。
那位捷克工人,在严密的监视下,至少往生产线上放了十一发空炮弹,却内疚地说:“我能做的仅此而已!”他无法知道自己的成就,更未得到过表彰和感激,但他却默默地努力着,冒死为他人换来生的希望。
在破晓前的黑暗里,你是否对自己的信念有过动摇?你是否怀疑过、迷茫过,甚至绝望过?请记住这个故事。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在某个漆黑的时刻,你的行动也许正为某个人送去曙光。
(卞华成、丁庆生摘自2005年5月9日《环球时报》)
嫉妒经济学
□文/茅于轼
在嫉妒的经济学中,衡量幸福的标准不是物质享受的多少,而是享受的名次排列。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增进社会的幸福便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全国最富有的一个人是全体人民嫉妒的目标,也是他们痛苦的根源。如果把他拉下到富有的第二位,就可以增进一个人(原来排列第二的那个人)的幸福感。此时社会总的幸福量没有改变,一个人降低了,另一个人提高了。但是如果将这个最富有的人剥夺成为最穷的人,甚至将他杀死,就可大解广大人民群众的怨恨之气,可以极大地增进社会的幸福总量。
然而到此问题并未解决,因为最富的人被拉下了马,原来次富的人成了最富的。为了增进社会幸福总量,还得将第二富的人也拉下马。这个过程重复下去,最后惟一能使全体人民满意的是一个清一色的绝对平均的社会。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一状态下,每个人一切改进物质享受的企图都成为泡影。原来是希望自己赶过别人,但结果是断绝了一切改善自己处境的可能性,除非社会中每个人都能齐步致富。
当然,这种极端的逻辑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并未发生。我们常说的“内耗”,多半也与嫉妒心理有关。我曾研究中国穷的根源,发现“损人不利己”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而它也与嫉妒有关。
(孙佳辰摘自《全球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随笔集》,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