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蚂蚁王国的“特种部队”
作者:杨 沛

《青年文摘(绿版)》 2005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蚂蚁无声无息地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它们有组织、有分工、有种族、有“军队”,甚至有“国家”。
       蚂蚁以结队而行、分工奇特和行为多样等种种方式来适应环境,在各个生态系统中充当“捕食者”、“清道夫”、“护林员”、“播种机”、“挖土机”和“运输队”的角色,于是也就有了“狩猎蚁”、“奴役蚁”、“畜牧蚁”、“农耕蚁”、“筑巢蚁”、“蜜桶蚁”的种种称谓。这就是“蚂蚁王国”的特种部队。
       狩猎蚁
       蚂蚁是所有动物中最爱寻衅和好战的物种。尤其是以肉食为主的“狩猎蚁”。“狩猎蚁”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的侵犯、武力争夺地盘,以及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不仅战事频繁,蚂蚁的战术也不亚于人类。由于其总生物量和人类相当,数量庞大,所以打起仗来,十分壮观,而且争得你死我活。狩猎蚁间的冲突全部是由争地盘和食物引起的。它们以其庞大的群体发动对其他群体的战争。食物短缺时,这种冲突则达到高潮,尤其是早春时节,当群体开始发育的时期。“狩猎蚁”还袭击其他种的蚂蚁,而且最后总是以胜利告终。
       说到战术,蚂蚁的战术可谓五花八门:
       毒气堵巢法: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一种名为具霜虹蚁的小蚂蚁能用有毒的分泌液恐吓蜜蚁,它们成群集结在蜜蚁巢口将大自身10多倍的蜜蚁赶进地下,从而侵占蜜蚁的食物,蜜蚁们甚至被驱出猎食区。
       投石堵巢法:在美国西南部,有一种恶臭的小蚂蚁叫二色锥蚁,它们也像虹蚁一样用化学武器——毒液围攻蜜蚁的巢口,而且还会用上颚衔起石头和其他小物件扔进垂直的入口井通道。由于竞争对手被困巢内,其他锥蚁的工蚁就得以不受干扰地觅食,这是无脊椎动物善于使用工具的一个罕见的例子。
       坑道放毒法:欧洲窃叶蚁的工蚁是训练有素的坑道工兵,它们在攻击火蚁时,先从自己的巢下挖一条通往“敌巢”的地下隧道,然后施放化学催泪毒气,这种力量奇强的毒气,使对手惊慌失措、失去战斗力,最后只能束手就擒。
       伪装法:为了接近猎物,细蚁的“行军蚁”将泥土和碎屑涂在自己身上,用体味进行伪装。而另一种大头蚁属的长鼻兵蚁,头上长着鼻子似的长长凸出物,它们从这长鼻子似的器官里喷射出一股股黏性的毒液,当它们从巢中蜂拥而出时,与蛙一般大小的猎物也难逃厄运。
       毒刺法:在澳大利亚,体长1厘米多的红色犬蚁和黑色犬蚁,都是长着像黄蜂一样毒刺的大蚂蚁,它们能够从10米以外准确地击中目标。它们毫不畏惧、打斗成性。它们甚至能腾空跳跃,对付人类的袭击。
       自杀式爆炸法:在马来西亚雨林中的桑得斯弓背蚁,身上长着两个装满了毒液的巨大腺体。一旦被擒,它们便使劲收缩腹部,把体壁崩裂,将毒液喷到对方身上。为了保存群体,它们牺牲自己,充当“虫体炸弹”。
       总之,不同蚁种的狩猎蚁在蚂蚁们的战争中,为了适应环境、战胜敌人,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精彩的战略战术,这些都是社会性昆虫中个体服从群体的行为,是蚂蚁优于独居昆虫的地方。所以,在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蚂蚁等群居昆虫构成了高达80%的惊人的昆虫生物量。
       
       奴役蚁
       蚂蚁不但好战,更有甚者,有的蚂蚁还当上了奴役其他蚂蚁的“剥削者”。有一种被称为“奴役蚁”的欧洲红色悍蚁,它们具有大而尖的颚,能攻善战。但这种颚对于喂食、育雏、筑巢却无用武之地。悍蚁从不筑巢,甚至没有能力觅食。为了生存,它们完全依靠从工蚁茧袋中羽化出来的“奴隶”,那些茧是它们从异族蚁群中含来的。人们经常可以在栖息于巢中的混合群体里看到它们。“奴役蚁”袭击其他蚁时,从不“杀生”,而是散布一种使抵抗者晕头转向、慌乱异常的激素。在这种激素的刺激下,大量幼虫被它们盗走,被盗幼虫在“奴役蚁”巢中被“涂抹”上“奴役蚁”的特殊气味,当它们化蛹并羽化为工蚁后,就像对待自己的蚁伴一样,服服帖帖地为“统治者”服役,成为永远的“奴隶”。
       畜牧蚁
       人们在感叹奴役蚁行为的自私和残酷的同时,会发现另一种取食共生的寄生虫——“畜牧蚁”,它们的行为似乎“文明”多了。最常见和最大量的被“畜牧蚁”放牧的“蚁牛”是蚜虫。在蚜虫聚居的嫩叶上,常可以看到一只“畜牧蚁”用触角或前足轻拍蚜虫,蚜虫从肛门排出一滴甜甜的液体,畜牧蚁迅速过去舔食,然后它又用同一方法向另一只蚜虫乞食蜜露,直到肚饱肠肥。“畜牧蚁”还会将一些蜜露回吐给巢友分享。当然,蚂蚁是知恩图报的,既然是取食共生关系,那么蚂蚁自然也会对蚜虫提供服务。首先是提供强大的防务兵力,蚂蚁赶跑寄生的黄蜂和寄生蝇,否则它们会把卵注入蚜虫体内;蚂蚁还赶跑草蛉幼虫、甲虫以及蚜虫的其他天敌,把蚜虫们罩在自己的保护伞下。而且在某些场合下,蚂蚁们也将蚜虫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以便提供更好的保护或者更新鲜的食源。
       筑巢蚁
       不少蚁种在地下筑巢而居。在巴西,人称“筑巢蚁”的塞氏美切叶蚁,其地下巢由1000个小室组成,小室的面积从拳头到足球不等。量一量它们衔出来并堆在地上的土堆,竟然有22.7立方米,重量为40吨。按人类的工程标准,它们建造这样一个巢,就等于我们修筑一座万里长城。它需要蚂蚁运土约10亿次,每一次所负的重量为工蚁体重的4~5倍。每运一次土,蚂蚁都要从巢的深处费力地往上搬,其距离的比例,相当于我们的1千米。
       被称为“筑巢蚁”的荷兰山蚁,是一种专门建造蚁丘的蚂蚁。所谓“蚁丘”就是山蚁所筑地下巢的地上部分,形似小山状,较高大的蚁丘可达1.5米。这相当于人类的40层高的摩天大厦。建造这样的蚁丘,不仅工程量惊人,而且其结构复杂、形状对称、建材多样、功能奇特的程度,不能不让人叹服。
       蜜桶蚁
       蚂蚁有贮藏食物的习性,其中最典型的要数“蜜桶蚁”。“蜜桶蚁”的每个工蚁觅食时都带着一个小型仓库出门,那就是它们的嗉囊。嗉囊位于食道之后,胃之前,能异常膨大,可贮藏大量液体食物。工蚁采集了许多食物,并不只供自己享用,有时只让极少的食物进入胃里,而将大部分食物贮存在嗉囊里。返巢后,它们就会反刍给执行内勤的巢友享用。一些工蚁的嗉囊特别发达,取食后,腹部膨胀成琥珀色的球状,像浆果一样,趴在巢室的顶部,成为一个个活的小仓库。这时,饥饿的巢友们会用触角和前足拍打“蜜桶蚁”,然后嘴对嘴地吮食“蜜桶蚁”贮存的食物,“蜜桶蚁”的嗉囊就成为了蚁群共同的仓库。但由于它们过于肥大,所以当蚁群受到外来敌蚁袭击时,无私的“蜜桶蚁”竟然成了首先被抢劫和掠走的对象。
       总之,我们可以从上述蚂蚁的种种行为中,了解到蚂蚁的生存之道在于群体成员间的精诚合作。其方式是以高度发展的化学交流来实现的,这种交流使巢友产生了警惕、注意、护理、喂食以及其他多种多样的行为。
       对群体的忠贞不渝和内部不断发生的争夺,使“蚂蚁王国”在种群的扩张过程中,变得多姿多彩,使得人类不仅不能小视蚂蚁,反而要为它们奇特的本领所折服。无论人类对蚂蚁的了解程度如何,这些不起眼的小生命都在不遗余力地为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而默默地做着贡献。
       (胥润萱摘自《大自然》2005年第3期,潘树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