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长]劣迹斑斑
作者:庄 洒

《青年文摘(绿版)》 2005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儿子叛逆期一过,一下子就沉默了很多,除了时时刻刻喊饿要吃的,基本上就不再跟我们作对了。
       我们家原本有两座山头,一座是儿子,一座是家长,两山头争峰争谷互不相让没有消停过。可现在,儿子主动退出江湖,世界由两极变为单极。让一个总是风声水起的“大”家庭一下子变得“环保”起来,很不好玩。记起张春桥的名言,乱,乱才显得有生气。以为还是乱点好。
       儿子要是真的蜕化成了乖乖儿,我想,我的心情肯定会很不一样。比如将来送他远走高飞时,我一定会舍不得,远不如送一个总给你添乱添堵的冤家对头那样理直气壮。
       想当年,因他的坏给我带来的麻烦,像粘住了我一样,甩都甩不掉。
       有女老师常打电话召我去学校,邀我共同讨伐儿子。说,同学们都低头写作业,惟你儿子跷着二郎腿不做,叫他到办公室,他还跟我吵,学我的话,说我也“糊得像个油”。这是学生对老师说的话吗?
       又说,上次我批评了他,他就拿我的电动车出气,想放气又不会放,就踢了四脚。车子招他惹他了,这不是小人是什么?
       每次我都是全身心地赔不是,其谦卑的姿态无以复加。儿子那时候一定很看不起我。后来只要开家长会,他妈妈就让我去,她说男同志抗打击能力强。每次家长会,儿子基本上都能保证有两个以上的老师对他提出直截了当的批评,另外散会后还有留下来单练的机会。有一次只有一位老师批评,会后也没被留下,我是给他妈妈报了喜的。
       老师们都说,这孩子不是闹的那种,只是不合作,不听话,怪怪的,属于蔫儿坏。
       那天班主任老师又批评我,你儿子的穿戴一点也不像个学生!我还在想,他父母可能是外边“玩的”(外边的混混)吧,可一看你们,也不像呀,怎么能让他穿成那样呢?!我忙解释,我们买的衣服他死活不穿。老师语重心长地说,他穿成那样,很容易被坏孩子注意。老师是负责的老师,可儿子的表现,却差点给我们错划了成份,这真可以说是对反动血统论的一次颠覆。
       儿子干瘦,打架估计讨不到便宜,于是每每告诫他,别在学校惹事,尤其别惹“道”上的。儿子说,知道。我还没那个量。可他还是经常打架,对手还都是他身边的好友近臣,你看他为人多么糟糕,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我问过他,你为什么总跟你的好同学掐呢?他答,我打架一般不看是不是好同学,我只看能不能打得过。我本来是想骂他缺德的,可想到那句犹太谚语,石头砸陶罐,吃亏的是陶罐;陶罐砸石头,吃亏的还是陶罐。就觉得我这儿子一点也不缺心眼儿……
       当然,没有哪一个青涩而毛躁的小子,身上能少了这些可恨复可爱的斑斑劣迹。可是,当儿子一旦真要变成一个俨然跟你我一样的乏味大人时,作为家长,你就有了嫁女儿那样的困惑——自家的女儿,就要变成别人家的媳妇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孩子是新鲜的树,大人是老气横秋的理论,树,迟早得嫁给理论,然后,成人习气取代孩子气。
       有人把这个过程叫做,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