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情感]吹笛子的老人
作者:柳时和

《青年文摘(绿版)》 2005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老婆在去年死了,留下5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为了卖一枝笛子,卖笛子的老人对着陌生的我描述家里的窘况。虽然喜欢印度笛子音乐,但老人用竹子做的笛子相当粗糙,让人实在没有购买的欲望。或许是一开始没有拒绝,他继续缠着我不放。
       “这是很好的笛子,你在印度其他地方,绝对找不到这种真正的笛子。家里最小的孩子正在发烧,没钱医快要死了,拜托买一枝,我算你便宜一点。”
       明明知道是谎话,但我看着他说:“是不是连房租也缴不起,被房东赶出来了?”
       “天啊!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真的是流浪在街头。求您做做好事,买一枝吧!”
       “当然,一个礼拜里你一枝也没有卖出去吧!”
       “对啊,即使知道是好笛子,但除了你以外,又有谁会买呢?”
       老人说完以后,为讨我的欢喜,马上拿起笛子吹奏起来。不知是否因为长期卖笛子,老人吹笛子的技艺甚为精湛。悠扬凄凉的笛声在恒河江边落日的映照之下,竟教人有些感动。
       在这之前,我到印度旅行时都会买几枝笛子。别看卖笛子的人信手拈来吹得很容易,买回家以后,可能是技术太差,往往怎么吹都吹不出声音来。有了前车之鉴,我不想再买一枝多余的笛子,便决定施舍给老人10卢比。然而从口袋里掏钱时,却跑出100卢比的纸币。就在我犹豫的瞬间,纸币已经到了老人手中。老人拿到钱以后,马上合掌跪地磕头:“感谢您!神一定会记得您,您的恩惠终生难忘!”
       想要拿回钱已经太迟了,白白损失100卢比,虽然不是滋味,但也只好勉强露出慈悲的笑容。老人意外地获得一笔钱财,跟在我后面道谢,我挥挥手合掌向他示意快走。
       回到寄宿的旅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早早就上床睡觉。天亮之前,耳边忽然传来一阵笛子的声音。
       揉揉睡眼惺忪的双眼,我打开窗户往外看,阳台下老人正吹奏着笛子。老人一看到我就举手招呼,接着马上演奏像是印度人习惯在早晨听的传统音乐。昨天才给了他100卢比,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又跑来要钱,我不禁有些生气,立刻把窗户关上。
       老人得寸进尺的举动,让我一下子睡意全消。关上窗户后,优美的笛声仍然继续不断,我慢慢地穿好衣服,想着如何回应以免再受到纠缠。老人看到我走出来,对着我合掌道早安。我表情严肃地说:“老先生,你说说看,昨天不是才给你钱,怎么可以又跑来要呢?我根本不想跟你买笛子,快离开这里吧!”
       “我不是那个意思。”老人说,“请听我说。得到你的帮助实在无以回报,我决定只要你在这里,每天早上都来为你吹奏笛子。”
       听到老人诚恳的回答,我才发觉错怪了他。老人没有撒谎,也不是来讨钱,他只是想要表达心里的感谢而已。
       老人没有食言,自那以后一连5天,他早上都来到我在恒河江边的住处,吹奏着优美的笛声。而我每天清晨在笛声中醒来,打开窗户,看着灿烂的旭日自恒河升起。老人的音乐,让我迎接充满活力的一天。
       微不足道的100卢比(约合人民币20元),让我得到了最好的礼物。老人教导我,即使受到别人一点小恩惠,也要懂得回报,生活虽然清苦,却能拥有富足的心灵。
       由于老人的心意,我能自豪地说,有谁比我经历过更多彩多姿的印度旅行呢?据我所知,即使是元首访问印度,也没有像我这样在清晨享受到笛声晨叩的礼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