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 生]像大马哈鱼一样回家
作者:栖 云

《青年文摘(绿版)》 2003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黑龙江,我见到了神奇的大马哈鱼:形如纺锤,口大嘴长,腹部银白。据说七颗大马哈鱼子就相当一个鸡蛋,用它制成的鱼子酱盛到盘子里犹如红色的珍珠,闪闪发光。那一刻,我的眼前突然呈现出它们俊美的身姿,健硕勇敢,一浪千里万里。
       世界上的河流都是相通的,海洋是宽阔的桥;桥不见得比河流狭窄,也不见得无法容纳河流。这些,当我的意识渐渐变成一条欢跳、信心十足的大马哈鱼时,才深切领会到。
       一般鱼类产卵洄游旅程往往1000公里以上。大马哈鱼的旅程最惊心动魄,每年9月到11月前后,为了完成延续下一代的重大使命,它们从白令海出发,一直洄游到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将近1万公里,历时半年到一年,远远超过一切鱼类的游程。
       海洋只是它们的桥梁,无论历经多少险阻,它们都要回到最初的家。
       哪怕肢残体破,豁出性命!
       深深的海洋、神秘的海洋、温暖的海洋、浩瀚的海洋……可是,大马哈鱼只要回家。
       海洋恩赐给它们永不枯竭的食物和绚丽多姿的舞台,给它们朋友、经历、回忆……但它们摒弃了所有诱惑和挽留,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程。带着它们自己的未来,还有下一代。
       回家,一路放弃多少诱惑?我们不可知。面对沉默的鱼,也永远不可知。
       为什么千万里,洄游到家?同样不可知。
       但有一点昭昭切切,海洋再宽阔再具魅力,也终究是桥,阻挡不了大马哈鱼——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