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品书录]西方视野里的北京形象
作者:欧阳哲生

《读书》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北京是名扬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定都史,自元、明、清、民国迄今,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
       自元代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从四方八面来到北京,北京开始成为世界的名都。元代的“汗八里”城即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忽必烈时有马可·波罗,成宗时有孟特·科维诺、热拉德、安德鲁、帕烈格利诺,武宗时有托马斯、彼得,顺宗时有马黎诺里先后来到北京,他们大多将自己的游历写成游记,以增进欧洲对遥远的中国的了解。明末清初一批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庞迪我、熊三拔、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等奉命来到北京,他们任职朝廷,融入京城士大夫群中,将西方的宗教、数学、天文学、建筑工艺等带入中国,开西学传播之先河,形成历史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近代以降,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觊觎京师。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入北京,焚烧圆明园,使北京城遭受空前的劫难,也给这座巍峨的文化名城蒙上了沉重的历史阴影。一九○○年庚子事变,北京再次蒙难。伴随着西方列强血与火的洗劫,挟着不平等条约所享有的外交、通商、传教等特权,西方殖民者大批进入北京,他们创办的学校、医院、教堂、银行等西式机构在京城星罗棋布,西方文化在北京因此广泛流传,古老的北京打上了殖民化的烙印。
       随外国人士源源不断地来到北京,一大批以外国人士观察、游览、研究北京为主题的作品亦持续不断地产生。在近代以前来京西方人士撰写的著述中,为人所广为知晓者,从元代的《马可·波罗游记》,到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码窦留下的《中国札记》;从白晋的《康熙帝传》、张诚日记、马国贤的《清廷十三年》等传教士描绘京师清廷的回忆文字,再到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撰写的旅行记录;都有大量关于北京的历史记载,这些文字唤起西方人向往北京的热情,成为西方想象北京的经典源泉。步入近代,伴随西方列强军事上的胜利,更多西方人士涌入北京,他们将自己游览、考察北京的印象和心得撰成文字,这些作品涉及北京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习俗、政治事件、寺庙道观、文化风韵等各个方面。它们既有一般中国人习焉不察的特点,又有因其知识背景不足或偏见产生的“盲点”。留下了北京在这个风云变幻时代的另一种历史记忆,保存了许多在中文资料中我们无法看到的历史材料和珍贵照片。这些作品值得提到的有:回忆清廷生活的作品,如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的《中国的宫廷生活》(Court Life in China, the Capital, Its Officials and People)、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的《紫禁城的黄昏》(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记录西人对北京名胜印象的作品,如樊国梁(Alphonse Favier)的《北京:历史和记述》(Pékin,histoire et description)、喜仁龙(Osvald Sirén)的《北京的城门和城墙》(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裴丽珠(Juliet Bredon)的《北京纪胜》(Peking:A Historical and Intimated Description of its Chief Places of Interest);回忆西人在北京生活情景的作品,如立德夫人(Mrs. Archibald Little)的《我的北京花园》(Round About My Peking Garden)、乔治·盖茨(George Kates)的《丰腴年代》(The Years that were Fat)、哈罗德·阿克顿(Harnold Acton)的《一位唯美主义者的回忆录》(Memoirs of an Aesthete)、安妮·布里奇(Anne Bridge)的《北京郊游》(Peking Picnic);记录西人观察北京社会生活的著作,如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的《北京社会调查》(Peking: a Social Survey)、燕瑞博(Robert William Swallow)的《北京生活侧影》(Sidelight on Peking Life)等。一些西方著名外交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记者和汉学家,如赫德、丁韪良、莫理循、毛姆、萧伯纳、赛珍珠、罗素、杜威、司徒雷登、斯诺、费正清等,在他们的作品、回忆录中亦留下了自己亲历北京的印象和经验。诚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先生在为休·特里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的《北京的隐士:埃德蒙·巴克豪斯爵士的神秘生活》(Hermit of Peking,the Hidden Life ofSir Edmund Backhouse)一书所作书评指出的那样:“北京造就了一批研究中国著作的外国汉学家和把中国介绍给他们同族的外国学者。”
       围绕这座文明古城,国际上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形成了“国际北京学”。“国际北京学”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外国人士来到北京游历的纪实作品,它包括日记、书信、游记、回忆录、考察报告、旅行札记、社会调查、拍摄照片、绘画作品,可谓外国人士的“北京经验”记录。二是外国学者以北京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作者可能未必来过北京,但他们撰写的著作是以研究北京的政治、经济、社会、阶级、风土人情、民俗、建筑、城市建设、宗教、文化、艺术、语言为主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它们构成国际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仅使用英、法、德、俄、日等语种写作的以北京为题材或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至少在五百种以上,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笔学术、文化资源,其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理应为我们所借鉴。
       “京华往事”(Memories of Peking)丛书作者均亲身来到北京,在北京生活过一段长短不等的时期,这些著作在西方出版后,成为西方人的“北京经验”的历史记录,对形成西方人士的“北京观”产生了一定影响,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和欣赏价值。
       这套丛书的出版宗旨:一是为前来北京旅行观光、考察工作、访问学习的国际人士提供一套有关北京的原版读物,以拉近他们与北京的心理距离;一是为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的中国学者和爱好北京文化的国人提供富有价值的外文参考文献,扩大他们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国际视野。而按原版出版这类作品,主要是为了真实地展现进入国际(特别是西方)视野中的北京形象。这些作品因写作时间较早,大都创作于十九世纪或二十世纪上半期,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它们自然描绘的是那个时代北京的历史形象,基于历史的、文化的、种族的和本身知识背景诸种原因,作者对北京的了解和认识可能带有种族的、文化的偏见和局限,他们的立场、思维方式和写作目的与我们中国人肯定会存有一定差距,但对北京文化的欣赏和热爱,则是他们的共同点。还值得一说的是,因年代久远,这些书籍在国外早已绝版脱销,少数书籍因原印数较少,现今只有为数极少的图书馆作为“善本”庋藏,一般读者已不易寻得。这种以原版的形式出版西方汉学著作,在国内还是一个创试。
       (“京华往事”丛书,欧阳哲生编,外研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