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神岛奇焰的秘密
作者:韦公远

《青年文摘(红版)》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远在2000多年以前,北非的迦太基军队在著名统帅加尼巴尔的指挥下,穿越阿尔卑斯山。幽深的谷地,陡峭的悬崖,突发的雪崩,无情地夺去了许多士兵的生命,使得军心涣散,士气大减。就在这关键时刻,一种神秘的自扰现象帮了加尼巴尔的大忙,使他得以重振军威。
       在一次夜行军中,漆黑的夜空逐渐变亮,士兵们感到莫名其妙。他们抬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魂飞魄散。只见手持的长矛上端燃起了通亮通亮的火焰,仿佛他们手持的不是杀敌的长矛,而是一只只点燃的火把,将周围照得如同白昼。那火,听起来犹如熊熊燃烧的干柴噼噼啪啪不断作响,尤其令人惊诧的是:用嘴吹,吹不灭;用手摸,不烧手。士兵们惊慌失措,面如土色,呆若木鸡。他们诚惶诚恐地凝视着这从天而降的离奇的火,欲丢不敢,欲持又怕。加尼巴尔见此情景,心中不觉大喜,就借此天赐良机,高声训话:“士兵们,不要惊慌!这是上天的旨意,老天派遣这些火球来保佑我们啦!胜利就在眼前,奋勇前进吧!”神奇的火,统帅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士兵们个个精神大振,迅速地翻越了阿尔卑斯山,于公元前216年,在意大利的卡恩纳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决战,一举击溃了在数量上占很大优势的罗马军队。
       神奇的火,光如焰,却不燃烧;状似火,又吹不灭。这就是著名的埃尔莫火球。
       提起埃尔莫火球,还要追溯到中世纪。当时,在意大利某城一个宽阔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很不引人注意的教堂,这就是圣埃尔莫教堂。大多数居民都不到这个教堂去礼拜,因而人们讥笑说圣埃尔莫教堂是上帝专用的教堂。有一天,教堂的顶上莫名其妙地燃烧起淡蓝色的火焰,教堂周围人山人海,都惊讶地看着那蓝色的火焰。过了一会儿,雷声大作,蓝色的火焰也就悄悄地消失了。迷信宗教的人就说是天火,是上帝在警告叛逆者和破坏者,再不悔改,就把他们投入地狱。
       这就是埃尔莫火球这个奇怪名字的来历。
       其实,埃尔莫火球像闪电一样,既不是什么上帝的旨意,也不是什么神的意志,既不是什么福音的预兆,亦非凶煞的象征,而是雷电活动的产物,是一种静静的放电现象。在雷雨之前,某些地方形成了强烈带电的大气,当大气与具有尖端的物体之间的静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逐渐发生独特的放电现象,电学称之为电晕放电。开始时,从物体的顶端飞出一些极小的电火花。火花的数目逐渐增多,速度又非常之快,给人的感觉就是混成一片的光亮,从而看到了耀眼的火球。待雷声大作以后,积蓄在大气中和大地上的电荷就消耗殆尽,于是,埃尔莫火球也就销声匿迹了。
       埃尔莫火球由于神奇怪诞,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尤其是海员,更有机会目睹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火。
       15世纪,欧洲曾出现了寻金热。著名的航海家赫里斯托福尔·科鲁姆布率领水兵出海寻金,一连航行了数日,也没有找到金子,货舱空空荡荡。就在这不景气的航行之中,又连连遇到巨大的风暴,帆船如摇篮一样,剧烈地颠簸,水兵疲惫不堪,纷纷要求返航回国。科鲁姆布醉心于寻金,就一意孤行,拒绝返航,一场哗变眼看即将发生。
       有一天,埃尔莫火球突然自天而降,科鲁姆布惊喜万分,于是就把全体水兵集合在甲板上。他精神抖擞,把手一挥,指向桅杆的顶端,大声问道:“弟兄们,你们看,那是什么?”水兵们沿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桅杆上端出现了一些大火球,耀眼夺目。科鲁姆布看到士兵们惊讶不已,心神不定,就煞有其事地说:“看见了吧,那是埃尔莫火球,这是上帝的旨意,是神的意志,是上帝在保佑和祝福我们。勇敢地前进吧,风暴即将过去,我们一定能找到那光灿灿的金子世界。”从而,他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哗变。
       1696年,有一艘巨大的帆船在茫茫无际的太平洋上航行。有一天,乌云密布,周围一片死寂,船长预感到要发生可怕的风暴,就命令落帆。水手们刚跑过去落帆,就被吓得目瞪口呆,只见桅杆上出现了30多个火球,一个个宛如巨大的蜡烛燃起的火焰。最高的桅杆信风旗上,大火球竟高达半米左右,光芒四射。按照船长的命令,一个水手沿着这个桅杆向上爬去,准备取下这个火球。他刚爬到信风旗附近,就听得那火球像点燃的潮湿的爆竹一样,“咝咝”地作响。该士兵刚一伸手去取信风旗和火球,奇怪的是,火球竟然一跃而起跳到桅杆的最高处,无法再取下来。火球飘到桅杆的顶端逗留了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
       埃尔莫火球不仅发生在雷雨之前,而且也发生在暴风雪之中。在冬季里,气候干燥,雪花坚硬,遇到暴风雪时,卷起满天雪花,相互撞击,相互摩擦,导致空气电离,使大气中的静电场发生变化。当这种静电电压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就产生放电。尤其在南极,冬天的气温低达零下80℃。在暴风雪期间,风速高达每秒60米,卷起成千上万吨的雪粒,在空中相互撞击和摩擦,使空气电离,形成很强的电场。一些远离导体或金属物体的无线电天线的顶端,就出现了紫色的火球,并且咝咝作响。倘若是不导电的物体,火球就出现于狭窄的尖端,咝咝响声更加强烈。
       许多年以前,在前苏联的库纳斯尔岛和伊士鲁扑岛之间,行驶着一条帆船。晚上21时30分,值班的水手突然大喊起来:“快来看啦,东南方向驶来一条大船,通亮通亮的。”只见那条亮堂堂的大船迅速地向帆船驶来,帆船上的人非常紧张,担心发生撞船事件。等到大船驶近,定睛一看,那根本不是船,而是一大片发光的气体云状物,它渐渐靠近了帆船,把帆船四周照得通亮。船长信手挥笔,借云状物发出的光亮,在航海日志上记下了这一奇观。由于这两个岛均属于千岛群岛,因而得名“千岛火”。
       第一次报道千岛火,还是1885年的事。自那以后,各国海员曾多次见到了千岛火,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没有弄清千岛火的秘密。前不久,圣彼得堡的学者认为,在千岛群岛地区,大气中充满了火山尘埃粒子和极小的水珠,在这种介质中一旦建立了电场,就会产生电晕放电现象,形成发光的云。
       (李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