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体验地球气候之最
作者:李 曼

《青年文摘(红版)》 2005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尼克·米德尔顿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地理学教授,有一次他在写作时突发奇想:我们总是抱怨天气太过温和,那么,长久居住在气候极端的地区会有什么感受呢?于是他决心亲身体验一下。
       体验最冷——厚厚的羽绒服穿在身上就像纸似的难以御寒
       西伯利亚的原意是“沉睡的大地”,这是一片130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几乎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80%。在这片冷漠荒原的中心有一个叫奥伊尔米亚康的小镇,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人类聚居地。此处的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71℃,据说当时有很多人因为严重冻伤而被迫截肢,导致当地医院的麻醉药品供不应求。尼克认定这里是体验超级寒冷生活最理想的地方,并计划在最冷的时候前往。
       尼克来到这里时并没有赶上最低气温,但他已经发现携带的装备在这里根本无法使用:眼镜冻碎了,钢笔凝结了,微型气象站根本不能工作,厚厚的羽绒服穿在身上就像纸似的难以御寒。他不得不在当地居民的指点下重新武装自己,穿戴上鼬皮服、羊皮大衣、浣熊皮的帽子和驯鹿皮靴。
       他惊奇地发现,当地人完全适应了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寒似乎也没有使人们的生活受到什么严重影响。在学校里,孩子们整个冬天都在室外玩耍,除非气温低于零下60℃,否则学校是不会停课的。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竟有冬泳俱乐部。砸开厚达半米的冰层,跳进刺骨的冰水,那滋味儿真是难以言喻,估计大脑那会儿一定是一片空白。
       为了在这种极度寒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摄取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维持身体运转。当地人最常吃的食物是烤制的马肉和冰冻的生马肝,一天三顿加上夜宵都是吃肉,用不了几天,你就会觉得身体里似乎有一匹烈马在奔腾。这个地区有个特殊的自然现象,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越高,这似乎并不符合大气物理学的一条基本准则,就连很有经验的气象学家也很难做出准确的解释。
       在这种极其寒冷的地方,狩猎活动变得十分简单,只须在哺乳动物出没的地方设下陷阱就行了,根本用不着蹲守和察看。这里的气温比家用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低得多,落入陷阱的动物如同被放进了冷藏库,几个月都不会解冻,其天然保鲜的效果非常理想。除此之外,寒冷的生活还会发生许多非同寻常的事:冰下取鱼、鹿拉雪橇、为马匹除霜……如果你也想去体验一下的话,那一定要做好准备,尼克的忠告是:你平时所穿的任何服装在那里都是不能过冬的。
       体验最热——感觉就像烤箱中的火鸡腿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地球上大多数居民都有被炎热折磨的痛苦经历,但极少有人愿意并且有机会体验到真正的极限酷热。
       尼克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叫达劳尔的小镇,它位于埃塞俄比亚的东北方,地处达纳基勒火炉的中心地带。这里常年气温很高,特别是漫长的夏季,每一天气温都超过40℃。能在这里生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据说只有少数阿法尔族人有勇气面对这种常人难以承受的酷热环境。
       为了能在真正的酷热环境中求生,尼克不得不在一个类似的环境中接受身体适应性和求生技能的训练。
       身体训练分为三步:首先将赤裸的身体埋入滚烫的黄沙之中,15分钟后,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手指都在高温的作用下动弹不得了;第二步是在一个用粗毛毯搭成的密不透风的帐篷中蹲上1个半小时。当你即将昏过去的时候,立刻进行一种特殊的按摩。这种按摩的功效是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和疏通身体与外界沟通的渠道。按摩导致刻骨铭心的疼痛,其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极其痛苦的洗礼。沙漠求生训练则侧重于辨别方位和寻找水源。干燥炎热的沙漠景色极为单调,几乎没有任何标志能够帮助你判定方位。当原有的水源已经干涸,死神步步逼近时,你必须学会生吃蜗牛,尽管这种感觉并不舒服。
       为了适应极热的环境,尼克和向导不得不先在伊莱达尔稍事休整。这是达纳基勒洼地南部的一座小镇,位于火炉的边缘。尽管此处距最热的达劳尔还有一段距离,却已经是酷热难耐了,整日不断的闷热沙尘令人呼吸困难。
       这里的居民大都是阿法尔人,生活十分艰苦。他们的主食是山羊奶和用谷物换回的面包,几乎吃不到蔬菜和肉食。但真正的问题还是缺水。妇女们整天辛苦劳作:很早就要起床,做早饭、收拾牲口棚,而后赶着羊群顶着烈日出发,前往2万米外的水源背水,往返途中她们还要一刻不停地编织毛毯。
       为体验这种生活,尼克决心跟着她们走一趟。刚到上午10时,路程未及一半,气温已达到43℃,尼克感觉自己就像烤箱中的火鸡。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也没到最热的地方,尼克强迫自己不要往下联想。此时他已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向火炉的中心地带走去……
       体验最旱——很多当地人一生都没见过下雨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数百万年形成的这片沙漠地势狭长,终年干旱少雨,四季尘沙飞扬,属于那种极为干旱的环境。在沙漠的北端有一个叫做阿里卡的地方,据说它是世界上最干燥且有长久居民的城镇。
       从海边到阿里卡途经安第斯山脚下的一个印第安人部落,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古老的乞求降水的宗教仪式。这里海拔3000多米,环境恶劣,干旱缺氧。据说当初美国航空航天局将此地选为太空探测器的测试基地,就是因为他们认定此处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表面环境的地方。
       阿里卡不愧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城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资料,在1909年到1919年间,这里不曾下过一滴雨。在这个年平均降雨量只有0.8毫米的地方,有很多人一生都没见过下雨。由于气候干燥和沙中含盐,人们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开始制作木乃伊,保存2000年以上的木乃伊比比皆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干旱少雨的地方一定满目凋零、飞沙走石。而阿里卡则不然,这个世界上最干旱的城镇却四季如春、景物宜人。没有尘土飞扬的街道,没有一望无际的荒凉,整洁和绿色使阿里卡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体验最湿——当地的雨量纪录被多次刷新
       尼克考察计划的最后一个目标是位于印度东北部地区的摩辛兰,因为那里是全球雨水最充沛的地方。
       印度的摩辛兰是世界闻名的雨都,这里的降雨量大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自从1852年英国人在这里设立气象站后,当地的雨量纪录就被多次刷新。气象资料显示,1861年的降雨量创造了26米的惊人纪录,仅1995年6月16日一天的雨量就高达1.5米。在如此潮湿多雨的地方长期生活,其身心感受是旁观者难以想像的。
       此地的卡夕人可能是从柬埔寨和泰国移民的后裔,尽管他们世代在此居住,长达100多年,可还是对这种多雨的气候难以适应。每逢雨季到来,各行各业生意萧条甚至被迫停业,居民因此而收入减少生活拮据。上教堂做礼拜的人寥寥无几,冷清的街道上阴森抑郁,令人不寒而栗。夹杂着大块冰雹的瓢泼大雨昼夜不息,“悦耳”的雨声时常将人从难眠的长夜中惊醒。家家户户都被阴雨带来的潮湿所困扰,人们心情沮丧、敏感易病,无法穿皮鞋和布鞋,衣服、钞票、木柴、食物,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湿漉漉的。所有的人几乎都被困在家里,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人们不知如何对付这种恶劣的天气,如何熬过这段一半时间在云里、一半时间在水里的雨季。
       出人意料的是,雨水相当集中的雨季过后,长达8个月的旱季则完全改变了雨都的面貌。由于水利设施贫乏,蓄水系统极不完善,因而导致旱季的雨都严重缺水,22.7升的饮用水要花10卢比才能买到,此时的摩辛兰俨然成了一座旱城,人们又开始为干旱而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