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万叶集]生活闲适的人等
作者:帝 安等

《青年文摘(红版)》 2004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生活闲适的人
       有位总统,嫌住在官邸里太不清静,便叫来国家公园署的长官,说,去物色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最好能让我完整地睡上一个晚上。
       公园署的长官回去后立即登上直升机,去执行总统的命令,最后在距总统府200英里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好去处。那儿群山环抱,鸟语花香,溪水潺潺,古木参天。于是大兴土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建成了一个名为香格里拉的休闲胜地。
       可是这位总统只住了一个晚上,就不住了。因为他刚躺下不到半小时,就被来自太平洋的一个电话叫醒了,说,珍珠港的第七舰队好像出事了。
       后来,他的继任者好像与香格里拉也没有缘分。有一次,刚来这儿度假,正准备把烤好的鹿肉送到嘴里,副国务卿说,韩国李承晚总统的特使要求立即接见。一顿美餐还没有开始,总统就匆匆地打道回府了。
       1953年1月,又一任总统上任。履行完所有的交接手续,适逢春暖花开,国内国外一片太平,总统宣布休假一周。于是总统带上夫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及随从,浩浩荡荡开进了香格里拉。可是刚到地方,总统就遇到一件烦心事。国家航空公司为抗议《新兵役法》的第八条款,宣布举行春季大罢工,为期一个月。总统本想和家人共享一下天伦之乐,这下好了,在香格里拉的七天时间,有六天是在和幕僚商讨对策中度过的。
       不过,这一次,有一人不虚此行,那就是总统的孙子。这个九岁半、名叫戴维的小男孩一到香格里拉,就被这儿的美景吸引住了。他白天打猎,晚上垂钓;早晨骑马,下午喝茶,玩得不亦乐乎,以至于在总统要离开香格里拉的时候,他宣布不走了。
       不知是总统为讨好孙子,还是被孙子的快乐所感染,回去后,这位总统竟签署了一道命令,宣布从命令颁布之日起,香格里拉更名为戴维营。
       戴维营就这样产生了,并且以美国总统的度假休闲地而名满天下。然而从罗斯福创建这一胜地开始,据说,没有一位总统承认,在这儿获得过真正的休闲。艾森豪威尔抱怨说,戴维营找不到一只可以安眠的枕头。小布什当选总统后曾表示过惊奇:戴维营怎么和原来不一样了?
       对于一个国家级的休闲胜地,来此休闲的人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言语呢?难道那儿的湖光山色、繁花碧树不适合闭目养神吗?绝对不是这个原因,下面的一段话,也许能提示其中的奥秘:生活是否闲适,不在于人住在什么地方,关键看他是否有闲适的心情。如果他的心是闲适的,不论他住在海边还是闹市,他都可以创造出闲适的生活。如果心乱作一团,或一直被某种事务性的东西驱使着,任何林间的木屋或湖边的别墅,都不会使他闲适下来。
       责 怪
       公车上,有一个中年人坐在窗边。
       上来了一位年轻人,站在他的前面,车内很拥挤,空气不太流通,年轻人要求坐窗边的中年人将窗户打开。
       外面下着大雨,车窗打开后,雨洒了进来,中年人迅速将窗户关起来,年轻人相当不悦。中年人对年轻人骂道:“你没看到我淋到雨了吗?”
       没多久,中年人下车,年轻人坐上靠窗边的位子,此时,上来一位妇人,站在年轻人的前面,扯着嗓门对年轻人嚷着:“热死了,把窗户打开吧。”年轻人打开窗户,雨丝飘满了脸颊,就把窗户关了起来,妇人没好气地质问:“为什么把窗子关上?”年轻人抬起头,正要开骂:“你没看到我淋到雨了吗?”才警觉到,这不正是刚才那位中年人对自己的语气吗?
       当我们想要责怪别人的时候,若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地想一想,又怎能说得出口呢。
       (陈海英摘自台湾《讲义》
       2004年第2期)
       小到要听一个故事
       书上说,两三岁的小孩老是喜欢听同一个故事,这是因为他们喜欢那种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感觉。果真是这样的。可怜讲故事的那个人,提起一个老故事牙都要疼,几百遍了呀!
       那天接宽宽回来的路上,下雨了。宽宽就指着上次和爸爸躲过雨的地方要进去躲雨,然后找到上次和爸爸坐过的凳子坐下,然后就叫我讲上次爸爸讲过的故事。
       我问:“是哪一个呀?”
       “就是那个红猫和绿老鼠的故事啊。”
       “红猫和绿老鼠在干什么?”
       “他们去抓蝴蝶,就是那个啊。”
       “他们抓到了吗?”
       “他们抓不到,后来蝴蝶去采蜂蜜了,采回来给红猫和绿老鼠吃,就是那个啊。”
       “他们吃了吗?”
       “吃了啊,他们就很高兴。”
       “后来呢?”
       “后来他们又起床抓蝴蝶去了。”
       “嗯,这个故事就讲完了。”我说。
       “好。”宽宽心满意足了。
       我如获至宝!以后每当一个讲过无数遍的故事又被要求再讲时,我就开始装糊涂,“是哪一个呀?”有时他拿本图画书过来,我就装作忘了上边的字,迟疑半天不开口,他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你这一页讲的什么,然后你就只需翻书页就是啦。直到讲完,他也没意识到,这个故事是他自己讲的。
       但是,你千万不可以直接说:“你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吧。”千万不要点醒了他!他绝不肯的。因为小孩子要你讲一个熟悉的故事,不是真的要听那些情节,他是想享受与你在一起的时光,他还想享受自己还很小很小,小到要听一个故事的感觉。
       (黄紫嫣摘自2004年3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天下本没有弯路
       男友是个成熟的优秀的社会交际驾驭者,我则是个绝对的人际关系的逃避者。
       他自称是社会大学“自学成才”的高材生,而我不过是空比他在名校里读了几年圣贤书而已。不知是否是他的自卑心理作祟,他动不动就拿他的阅历压我的学历。每每说到这个问题,我俩便吵得不可开交。
       那天同学聚会,一个郁闷不得志的女同学经历诸多坎坷,事业的,情感的,我们纷纷劝慰她。
       说着说着,我竟不知不觉地拿出了男友的那套理论,跟她说:“也许从眼前来看,你确实不如我们的状态好,但你的经历一旦找到好的突破口,也许比我们目前任何人做的都要好。就像你和我同时出发去天安门,我碰巧搭上了直达的车,半个小时就到了;而你左倒一路车,右换一路车,边走边打听,3个半小时才到。看上去你似乎走了些弯路,实际上我只认识了一个天安门,而你这一路认识了学院路、西单、前门……还知道了哪儿正在修路,哪儿正在盖楼,哪条路好走,哪条路老堵车……谁能说,咱俩究竟谁获得的多呢?”
       一桌人鸦雀无声。
       我也在想,自己这些年走得太顺了,没遇到太多的磕磕绊绊,没遭到太多的风霜冷雨。我曾经一度为自己毫无曲折的人生感到无限骄傲,可我终于也发现:真的一旦不测来临,我能有足够的防御与承受能力吗?谁又能保证我的人生永远不起风浪?忽然发觉,在男友荫庇下,我逃避人际与社会够久了,我自己的肩膀似乎已担不起一点稍微残酷些的人生重量。而谁又能保证,他就能庇护我一生一世?
       有时,弯路真的亦是种财富,它使人更丰富,更具有判断力,更能从容应对今后的沟壑与风雨——或者,换种说法,天下本没有弯路,它只是通往目的地的另一条途径。在这条路径上,有心的人其实能收获更独特的人生风景。
       (汝艳红摘自《涉世之初》
       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