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书平台]志锐与辛亥年伊犁之变
作者:张晓川

《读书》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贵刊今年第三期三十七页 杨镰先生《内陆亚洲的变局与均衡》一文谈到:“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发动于武昌军营,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则是,一九一二年一月十日在伊犁将军府的大厅才大功告成:由刚解职的伊犁将军广福,逼继任者志瑞交出军政大权,才真正颠覆了清廷对中国的统治。”此文应该节略自作者所著《黑戈壁》,在下无缘得见,但是上引描述辛亥年伊犁地区那场变故的文字,有尚欠准确之处。
       辛亥年初,清廷做出了一个对于西北地区来说也许是极为重要的人事变动,伊犁将军广福和杭州将军志锐(杨文中志锐被误为志瑞)对调(所以广福和志锐也不是解职和继任者的关系)。志锐在回京陛见之后方到西北赴任,半路上武昌枪声已作,志锐不顾,仍坚持西行。当年十一月十九日(西历一九一二年一月七日)伊犁新军宣布起义,与新满营激战,次日广福出面调停,双方遂停战,伊犁独立,广福被推为临时都督。其时为一月八日,就职地也在伊犁的商务会,而非将军府。志锐在新军发难当天就被找到枪毙(当时的新疆巡抚袁大化、志锐之子海昆和广福的奏报中都作如是说),自然无法在十日交出军政大权。就伊犁起事来说也无从得出“真正颠覆”一说,史学界一般将清与民国的易代界限放在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清帝下退位诏那天,从时间上讲,比伊犁的政权交接要晚一个月多。另外,作者或许并不清楚清末新疆地区行政区划的安排。光绪十年新疆建省以后,其治域并不囊括现在新疆的所有地方,伊犁地区仍归直隶的伊犁将军府管辖。所以新疆巡抚不能控制全疆,伊犁将军更不能,广福的就任甚至不能说明是新疆的政权交替,这也正是此后忠于清廷的新疆与宣布独立的伊犁有近两年的冲突对峙的原因。
       在此次变乱中罹难的志锐,字公颖,他塔拉氏,隶满洲正红旗,光绪六年的进士,与晚清史上有名的瑾、珍二妃是兄妹关系。由于自身聪颖获得的功名和妹妹的原因,志锐早年的仕途顺风顺水,并在翰林苑期间就与清流盛昱等交往甚密,之后在甲午、戊戌时又与帝师翁同一系。也因为戊戌年帝后交锋中被用作敲山震虎,贬官边地,从此流落边疆十余年,自号“穷塞主”,但也深识边患,勇于直言。直到两宫宾天,方得再次重用。赴任前志锐曾手书遍告亲友曰:“以身许国,不作生入玉门想”,欲效左文襄当年。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打算在西北建都,迎接宣统。变乱中被搜出,在新军的胁迫下,严拒推其为都督,也不赴商会,于是被难。根据袁大化幕友张开枚的说法,伊犁之变一是无饷可发,二是由于刚到任的志锐要清查亏空贪墨,有事者贺家栋、杨缵绪惧罪发难而起。袁大化亦称广福庸愚,以贺为谋主,以杨为爪牙,这与之后的革命话语描述下的伊犁起义可谓大相径庭,其或在两者之间乎?可怜志伯愚,八旗进士出身,作诗自认“汉官仪”,曾以帝党国戚,位列京堂,工诗文、持清议,是虽贬官朔漠,仍进言不止之直臣,力任伊犁将军,竟永埋骨于黑戈壁,实可谓终成“以身许国”之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