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视野]人类留在20世纪的15个足迹
作者:李 欣

《青年文摘(红版)》 2000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每个世纪都会发和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情,而且在该世纪还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来设想一下,再过100年,那时的人们对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已经过去的世纪还能想起些什么?
       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19世纪诞生的,而其成功实践是在20世纪。根据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最终必将取代资本主义。20世纪将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成为一个里程碑。
       1917年,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俄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人在攻打冬宫的隆隆炮声中,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后,二战的硝烟又催生了一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进入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行列。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然容不得社会主义的存在。于是,东方与西方的对峙,成为20世纪的一大主题。由于前苏联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走了弯路,加上敌对势力几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的和平演变的努力,终于使势态在世纪末发生剧变。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中国依然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继续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对论
       20世纪的科学家之多,灿若星河,但是要挑出一位能够代表本世纪人类最伟大成就的人,非爱因斯坦莫属。爱因斯坦以“E=mc2(即能量等于质量和光速的平方之积)”这个至今多数人都说不清楚其内容和含义的公式,确立了他的地位。
       相对论使以前毫不相干的概念之间产生了极为有趣的联系。物质、能量、时间、空间、引力、光波,合成了一个至今仍让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宇宙观。相对论的影响已不仅仅在于其对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作用,它已深刻地渗入到艺术、哲学甚至政治这些领域之中。例如,哲学家们用它来支持或谴责唯物主义,另一些人则认为相对论暗示了绝对主义、原教旨主义和所有的道德标准的终结。因为世间万物都被看做是相对的。
       将近一个世纪后的普通人对相对论仍极其陌生,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相对论带来的各个方面的成果,并且在思维方式上不自觉地接受了相对论的影响。
       不过,相对论的最早最直接的产物是原子弹。爱因斯坦曾说过:“要想成功地以实验验证这个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仅过了40年,人类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戏剧性地实现了爱因斯坦直率的断言。
       航天技术
       月亮在人类生活中一直是一个既亲切又神秘的东西。尤其在中国,嫦娥的故事,让人们对月球充满了美丽瑰奇的想象。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也曾在19世纪写出了关于登月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仅仅过去了一个世纪,随着美国人阿姆斯特朗迈出的惊人一步,1969年7月16日,人类真的踏上了月亮的土地。虽然并没见到嫦娥,见到的只是月球上荒凉的景象。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行动。虽然有人认为,人类登陆月球,象征意义比实际利益大得多,但地球上的生物毕竟第一次冲破了苦守地球的“亿年孤独”。
       太空时代实际上始于1957年,当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后,美苏两霸在军事上日趋激烈的竞争,促成了这个令人震惊的人类的进步。这大概是本世纪著名的“冷战”带给人们的不多的也是最大的好处。
       在现在的人们看来,人类登陆火星,也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甚至不少人已经在幻想,如果地球文明和人们认为一定有的外太空文明在时空的某一个点上相会,该是一幅怎样令人激动的场景。不过,也有不少人担心,对宇宙资源的开发,会不会连地球人类的恶习也一起给带到外太空去,那将是人类对宇宙、对自然犯下的最大的错误。
       因特网
       十几年前,朦胧诗风靡一时的时候,曾有一首著名的诗受到热烈追捧,它的题目叫做《生活》,而整首诗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字:网。谁也没想到的是,这首诗简直就是首预言诗,说的就是现在或者更远些的人们的真实生活。因特网真正走人民间,只不过六七年的工夫,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项科技成果能像它一样普及得如此之快。
       在因特网诞生之前,人们曾经把电脑视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发明,现在看来,如果没有网络的诞生,电脑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个功能极强的计算器,别无他用。
       网络把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超越了民族或者国家的界限。如果单单从精神层面讲,这个世界几乎已经无所谓距离。电脑所创造出的虚拟空间,重新唤起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和失去的童真。
       未来的网络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仍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过,所有人都相信,网络主宰人类的生活,只是个时间的早晚问题。也许再过若干年,人们会发现现在所有的想象依然是那么贫乏,网络创造出的将是一个与我们以前几千年来的习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当然,随着网络的不断延伸,网络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地冒了出来。电脑病毒无时无刻不在窥视着伺机兴风作浪,电脑黑客则在兴致盎然地制造麻烦,人机面对而不是人人面对给欺骗者提供了大好的环境,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在网络面前束手无策……尽管如此,数字化生存仍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只是让目前尚嫌脆弱的数字化生活变得更加完善。
       电视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世纪就是一个“电视世纪”,电视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有了电视以后,人们从此不用再去费力地想象世界别的地方的样子。电视镜头的无处不在,使得我们生活的地球已没有了任何的神秘与好奇。信息的及时流动,让整个世界进入到“信息时代”。
       到了20世纪末,据说世界上已经有了10亿台电视机,但人们也看到了电视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像日本人检讨自己时说的:“电视使一亿人变成了白痴。”电视五颜六色的缤纷画面完全占据了人们的注意力,结果人们现在都习惯不经思考,就全盘接受电视所传达的信息。电视的倾向改变着你对各种事物的立场,电视广告影响着你购买商品的选择,电视陪着你度过无数本来可以不无聊的无聊时光,电视创造着各种经不起考验的流行时尚或者偶像……
       总之,电视绝不再仅仅是一种家电产品,对于很多人来说,电视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依赖,没了电视就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生活。从电视的普及开始,人和人之间变得更加生疏,这种状况到了电脑诞生之后,就变得愈加明显。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也有人认为,人已成了自己生产的机器的奴隶。
       联合国
       20世纪以前,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如此一个国际性的组织,来管理、协调各个国家之间的各方面的关系。联合国的成立,是人们对两次世界大战反思后的一个创举。
       要让小孩子理解“联合国”的含义,总是一件让他们很为难的事情。其实联合国的大人们也挺为难的,很多时候,联合国只是一个各国外交官们展示才华的
       舞台,而有时真的遇到迫在眉睫的问题了,他们又只能发出无奈又无力的声音。
       不过,应该说,联合国成立50多年来,无论是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国际冲突,还是在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加强国际间合作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50多年的历史证明,世界并不因此而太平,到处还都在不停地验证着“成王败寇”这句古训的合理性。联合国又总是无能为力地无法承担人们对它寄予的太多太高的期望,因此其影响力大受质疑。
       联合国能存在多久不好说,但是联合国成立的初衷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大同和平。
       飞机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翔,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一直就有的一个梦想。随着飞机的发明,人类才算是梦想成真。
       莱特兄弟的这项发明,决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革命,它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人们的观念和对地球的认识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短时间内的环球旅行在飞机发明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连接世界上任何两点的空中飞行,都不会超过48小时。不同的大洲不再遥不可及,偌大一个地球,正在成为一个“村庄”。地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人们认识到它的整体意义。
       目前的人们正在进行的全球一体化的努力,不客气地说,是飞机的诞生突破了人们的观念束缚以后的成果。没有飞机的发明,就连信息社会能否出现也是不可想象的。
       飞机还给了人们更为大胆的想象空间,以至于促成了人类的航天技术的发展。
       核技术
       自从1945年美国科学家试爆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开始,特别是“小男孩”和“大胖子”造成的灾难,人类头上就悬挂起了一把利剑。它正式宣告:人类已经找到了一种能够毁灭自身的有效工具。
       核战争的阴影已经伴随着人们提心吊胆地度过了半个多世纪。人类从没有像现在的人们如此刻骨铭心地渴望和平,祈求和平。如果说以前的战争可能还有强制性地促进交流、促进发展的“正面影响”的话,有了核武器以后的战争就完全变了样。美俄两国核武器总量足以把世界毁灭许多次。人类的生存已经完全只能依靠人类自身并不坚强的理性来维持。
       不过,这种能够彻底摧毁和平的东西,恰恰又是热爱和平的科学家们的杰作。在政客们把核能装备到武器上的同时,科学家们依然没有放弃他们对核能的和平利用的努力。目前,全世界已经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核电站,标志着人类对能源的利用进入到了原子能时代,原子能在其他许多方面还有广泛的用途,放射性同位素已经广泛应用在医学领域,以核能为动力的舰船已经游弋在海洋之上,核动力卫星也已经上天,不过,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世界大战
       人类历史上全球性的战争只有两次,都发生在20世纪,即现称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两次大战同以前的战争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是战争随着人类在交通、信息、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的进步,而有条件蔓延到了全球。
       战争令人厌恶,战争也让人类有了审视自身的机会。特别是二战中,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人类自身丑恶扭曲的一面,而悲惨壮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之战,又集中体现出人们在邪恶面前爆发出的惊人的凝聚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战争的结果让人慰藉地看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让人类对将来的命运有了更强的信心。
       世界大战是个催化器。不仅催生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发明,更重要的是加速了旧世界的解体,迎来了世界历史的新时期。一次大战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的浪潮更是风起云涌。20世纪的两次大战都从根本上影响着20世纪的世界格局,因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地依然冲突不断,两次大战留给人们的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加上核武器在两次大战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一直存有忧虑。和平,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生态危机
       “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动植物大量灭绝,酸雨污染,森林锐减,水源枯竭……在20世纪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人骄傲和瞩目的成就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人类的家园危机四伏。
       在我们身边,“暖冬”现象屡见不鲜,戴口罩上街已经不成为稀奇,高楼大厦之间已几乎看不到绿色的影子,小孩子不仅在动物园里也难得见上老虎,就连以前司空见惯的蜻蜓之类的小动物也已难觅踪迹……
       20世纪以前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上,非自然因素造成的环境破坏,加在一起也没这一个世纪对环境破坏得多。
       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类似于哈姆莱特的著名疑问的难题,很现实地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严峻的现实不得不让人承认,未来的人们在防止核战争以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全球都在高喊“全球环保”概念的时候,人的自私的本性依然袒露无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嫁,还在让那些发展中国家中某些目光短浅的人为一时的经济效益而沾沾自喜。在任何领域,弱肉强食都难以避免。
       人的无休止的欲望是导致这一切问题存在的根本。“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这一次,是人自己把自己逼进了一个死胡同,要想走出来,还得靠人自己动手去打通。
       试管婴儿
       英国作家赫胥黎1932年在他的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勇敢的新世界》中,曾经构想了一个社会,在那里,“婴儿可以在试管中通过化学的方法大量生产出来”,仅仅过了46年,这个当时看似荒诞不经的设想就变成了现实。1978年7月,路易斯·布朗,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子宫外受孕方法孕育的人,在英格兰出生了。
       试管婴儿的出现,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对不能生育的夫妇来说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克隆
       世界上的很多人被一个词给吓坏了,这就是“克隆”。
       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世界上没什么东西不能人造了,缺的只有人造“人”,而克隆偏偏就是这样一项技术。
       “克隆”只是一个音译词,它的原文是“clone”,规范的叫法应该是“无性细胞繁殖”。“多莉”的横空出世.让人们意识到,既然羊的繁殖可以不通过两性交配的方式来进行,理论上说,人也一样。这就是说,从此人可以像生产线上的产品一样,实现工业化生产。这就是人们被吓坏的原因。因为,如此一来,人类社会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标准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混乱。克隆出来的人,大家不知道他该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连维系人与人关系之中最简单、最明了的亲属关系也都要乱了套,更不用说再克隆出一个“希特勒”之类的“狂人”,甚至于生和死这样的简单概
       念也要大打折扣。于是,各个国家的政要及专家学者纷纷呼吁,要对克隆技术的运用加以明确的限制,尤其是不准克隆人类本身。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小步寸行之间的矛盾,在克隆技术上表露无遗。不过,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若干年以后才显示出其耀眼的光芒。克隆技术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创造,大概也要不幸归于这一类了。克隆技术必将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好处,只是这一代人能不能够享受得到,是一个巨大的疑问。但是,能栽上这样一棵能让后人“乘凉”的大树,也算是我们这个世纪的人的一个骄傲。
       避孕技术
       避孕技术本来不是20世纪的创造,据说早在16世纪,欧洲就有了避孕套这种东西。不过,避孕技术如此广泛地深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并产生了不仅仅限于避孕目的的社会影响,却是前所未有的。
       避孕技术有效地减缓了人口增长的势头。它的另一个重大的作用,应该是因口服避孕药的发明,使女人第一次掌握了性生活中的主动权,从而直接影响到女人的思维和行为,世界上的女人们更加生机勃发地抛却负担,走向社会寻找自己想要的新生活。生育负担的减轻,还直接改变了家庭结构,全世界家庭的小型化成为大趋势,丁克家庭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虽然有人指责“丁克人”缺少对全社会的责任感。
       到了20世纪末,一度差点被其他避孕方法所淘汰的避孕套,再次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艾滋病的盛行让人们无计可施的时候,避孕套成了救命稻草,以至于现在已经没人把它叫作避孕套,全都改称安全套了。
       化学合成品
       先来查一查你身边的东西,有多少是化学合成品。
       女人身上的尼龙袜、口红、化妆品,男士身上低档的西装、领带、大哥大,居室里的地板、油漆、窗帘布,还有各种物品食品的包装袋、种庄稼用的化肥、听音乐的唱碟,以至于患者身体里的人造心脏,等等……
       美国塑胶业委员会会长约卡说:“没有塑料,20世纪大部分重要发展不会出现。”
       这话其实一点都不绝对。化学合成品无微不至地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因为太多了,人们反而总是把它给忽略。
       然而,化学合成品又成了20世纪末人们集中声讨的一个对象。因为人们发现,它也成为现代环境污染问题的始作俑者。化肥的滥用,让肥田变成了盐碱地;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让什么肉都没了什么肉的味儿,甚至里面的激素还改变了人的发育年龄;杀虫剂在杀死虫子的同时,也让青蛙、毒蛇、乌龟、鱼虾等无辜的生命快没了影踪;人们“变出了”各种塑料制品,却无法让它们再“变回去”,不可降解的塑料山成了世纪末的一大景观……
       世纪结束时的人们在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人造物品的好处之后,又开始呼吁“回归自然”、“绿色食品”。有时候,科学发明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却把人们带到了一个更麻烦的环境中,化学合成品就是一例。
       艾滋病
       也算一个世纪留给后人的东西。“AIDS”四个简简单单的字母,引起了一片世界性恐慌。无论如何,以前的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种病症像“艾滋病”一样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并同每个人日常的生活如此密切相关。
       翻译成中文叫作“后天性免疫能力缺乏并发症”这样一个拗口名词的世纪绝症,从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病人开始,至今不足20年,已经让全世界上千万人陷入绝境。
       “艾滋病”从其源头来说,叫作“艾滋病”更贴切些。虽然这个“爱”可能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有人认为,是人类性行为的错乱、放纵,才有了这种“世纪病”的产生。无论对错,总有道理。因此,更有人认为这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一个征兆。
       “谈艾色变”的恐惧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人天性的自由与社会规范的约束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对婚姻的忠诚、对家庭的回归再次成为潮流。
       (冯爱珍、韩宾摘自1999年12月10日—13日《河南日报》经济版[城市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