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伤寒九十论
太阳阳明合病证(八十四)
宋 · 许叔微述
下载:伤寒九十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有豪子病伤寒。脉浮而长。喘而胸满。身热头疼。腰脊强。鼻干。不得眠。予曰。太阳阳明合病证。仲景法中有三证。下利者葛根汤。不下利呕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也。治以麻黄汤。得汗而解。论曰。或问传入之次第。自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何哉。说者谓阳主生。故足太阳水。传足阳明土。土传足少阳木。为微邪。阴主杀。故太阴土传少阴水。水传足厥阴木。为贼邪。少阴水传厥阴木。安得为贼也。故予以为不然。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厥阴根起于大敦。名曰阴之绝阴。大抵伤寒始因中之气得之于阴。是以止传足经者。是阴中之阳。阳中之阴。亦自然之次第也。故此篇因黄帝问三阴三阳之离合。岐伯自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而推之。且以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六经不得相失。则其序有授矣。不特此也。以六气在天而考之。厥阴为初之气。少阴为二之气。太阴为三之气。少阳为四之气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辩桂枝汤用芍药证(一)
桂枝加附子汤证(二)
桂枝加浓朴杏子汤证(三)
麻黄汤证(四)
大青龙汤证(五)
阳明可下证(六)
阳明蜜兑证(七)
肾虚阳脱证(八)
脐中出血证(九)
阴中伏阳证(十)
伤寒暴死证(十一)
夜间不眠证(十二)
大柴胡汤证(十三)
阳明急下证(十四)
伤寒自解证(十五)
热入血室证(十六)
筋惕肉证(十七)
阳明当下证(十八)
桂枝加葛根汤证(十九)
葛根汤证(二十)
刚证(二十一)
厥阴证(二十二)
太阴证(二十三)
太阳中证(二十四)
指甲黑青证(二十五)
瞪目直视证(二十六)
舌卷囊缩证(二十七)
循衣摸床证(二十八)
邪入大经证(二十九)
太阳桂枝证(三十)
桂枝证(三十一)
少阴证(三十二)
少阳证(三十三)
两感证(三十四)
三阳合病证(三十五)
白虎加人参汤证(三十六)
发热恶寒证(三十七)
结胸可下证(三十八)
结胸可灸证(三十九)
汗后吃逆证(四十)
漏风证(四十一)
小便出血证(四十二)
妊娠伤寒脚肿证(四十三)
风温证(四十四)
狐惑证(四十五)
发黄证(四十六)
湿家发黄证(四十七)
黄入清道证(四十八)
先汗后下证(四十九)
太阳瘀血证(五十)
阴病阳脉证(五十一)
辩少阴脉紧证(五十二)
青筋牵引证(五十三)
下脓血证(五十四)
刺阳明证(五十五)
阴阳交证(五十六)
阴阳易证(五十七)
叉手冒心证(五十八)
伤寒耳聋证(五十九)
扬手踯足证(六十)
遗尿证(六十一)
舌上滑苔证(六十二)
衄血证(六十三)
伤寒胁痛证(六十四)
伤寒温疟证(六十五)
发斑证(六十六)
脏结证(六十七)
阳结证(六十八)
伤寒协热利证(六十九)
胃热呕吐证(七十)
霍乱转筋证(七十一)
两胫逆冷证(七十二)
汗后劳复证(七十三)
汗后疮疡证(七十四)
面垢恶寒证(七十五)
伤寒下利证(七十六)
伤寒闭目证(七十七)
伤寒表实证(七十八)
手足逆冷证(七十九)
寒热类伤寒证(八十)
失汗衄血证(八十一)
脾约证(八十二)
格阳关阴证(八十三)
太阳阳明合病证(八十四)
懊怫郁证(八十五)
两手撮空证(八十六)
下利服承气汤证(八十七)
湿温证(八十八)
血结胸证(八十九)
六阳俱绝证(九十)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