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邠,魏州冠氏人。年少时为州府掌管名籍的官吏,后唐租庸使孔谦,就是他妻子的伯父。孔谦任度支官时,补杨邠为勾押官,历任孟、华、郓三州粮料使。晋高祖任邺都留守时,任杨邠为右都押衙,高祖镇守太原时,更加亲近信任他。后汉建国,迁升为检校太保、临时枢密使。汴、洛一带平定后,正式任枢密使、检校太傅。到汉高祖病重时,与苏逢吉、史弘肇等一同接受顾托遗命,辅佐拥立即位新君。汉隐帝即位后,宰臣李涛上奏章,请求将杨邠与郭威调出京城到藩镇任职,杨邠等人向太后哭诉,因此罢黜李涛而任用杨邠,加封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仍兼枢密使。
当时中书省任命官员太滥,错任误任的很多,到杨邠居相位后,隐帝将事务全交给他,凡是南衙报告事情,中书任免职务,都先交杨邠斟酌。如不合杨邠心意,就是一封文书一个掾吏,也不听从。杨邠虽擅长处理政务,却不识大体,经常说“:治理国家,只要钱财丰富、兵甲强盛就行,至于文章礼乐,都是不实在的东西,不值得留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