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传奇百家]袁文才、王佐被杀真相
作者:老 道

《中华传奇》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袁文才,1898年生,祖籍广东梅州。1926年9月,举行宁冈暴动,建立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率部退出宁冈,在茨坪一带坚持斗争,与井冈山上的王佐结为兄弟,相互支持。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到达井冈山。10月6日,在茨坪会见了袁文才。两人颇有几分相投,作别时,毛泽东送了100多条枪给袁文才,袁则送了1000块大洋给毛作给养,毛泽东由此在井冈山落下了脚。之后,毛泽东向袁提出两军整编,袁欣然同意。不久,在袁的游说下,王佐也接受了改造。合编后的部队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1928年4月,王佐入党。5月,红四军成立,袁、王之部被编为第三十二团。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在茨坪成立,袁担任主席,9月任宁冈县委书记。王则任湘赣边界特委委员、井冈山防务主任,负责整个根据地的防务。
       1928年6月,中共六大下发了一个名为《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的文件。毛泽东在1929年1月传达时,发现里面“关于与土匪的关系”一节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暴动前可以同他们联盟,暴动后则应解除其武装并消灭其领袖。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暴动前可以适用。暴动之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地镇压他们。……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即令他们帮助暴动亦应如此。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这些分子必须从革命军队和政府机关中驱逐出去,即其最可靠的一部分,亦只能利用他们在敌人后方工作,绝不能位置他们于苏维埃政府范围之内。”
       这一决定让毛泽东很有些茫然,经讨论,最后还是免去了袁苏维埃主席一职,将其调离井冈山,与王分开,改任红四军副参谋长,远征赣南。为了照顾袁的情绪,毛提出任命袁的好友刘辉霄为前委秘书长。
       粉碎第一次围剿后,袁到刘辉霄处无意中看到了中共六大的那份文件,袁大惊。这年春,当部队到达广昌苦竹坝时,袁离开红四军,化装成商贩,昼伏夜行,回到了井冈山。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震动,中共宁冈县委在五月专门召开会议,会上有人主张严肃处理,有的则坚决反对。最后,给袁留党察看三个月的处分,仍参加县委常委工作,负责三十二团军事及宁冈地方武装的领导。但由此,边界特委与袁、王二人关系便形同冰炭。
       这个时候,井冈山地区军事环境日益恶化。为了生存,袁把国民党茶陵、酃县、宁冈三县联防团团总罗克韶抓上山,把他那制造小型步枪、子弹和手榴弹的兵工厂也搬到了宁冈,来了个“借鸡生蛋”。袁、王自认为出于公心,又是为部队建设着想,加之关系紧张,遂没有向边界特委通报。
       宁冈县委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其有勾结土豪之嫌,立即报告给了特委。特委一听,认为除掉袁、王的时机到了。因忌惮袁、王的三十二团,拥有1000余人、700余条枪的实力,特委决定将袁、王二人诱至永新县城,然后借红五军的势力下手。为了使袁、王二人就范,他们借用毛泽东的名义以整编部队为由,修书一封,同时游说动了彭德怀和他的红五军。
       袁、王二人接到信后,于1930年2月22日下午,率红四军三十二团700余人,进驻到永新县城禾川镇。特委组织了上千的民众,在城东浮头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24日凌晨5时左右,特委书记朱昌楷亲率十余名荷枪实弹的赤卫队员,冲进袁文才住的尹家巷22号院,袁尚在梦中。惊醒后欠起身,朱昌楷抬手就是一枪,子弹正中袁的眉心。听到枪声,住在不远处的王佐从床上一跃而起钻进地洞,逃出来后,跨上没有卸鞍的战马就逃。冲到城东浮桥边时,桥已被拆,王佐下马,抱着马脖子向对岸游去,快到对岸时,守在那里的红五军冲了出来,王佐大声说自己是三十二团的副团长,话未说完,岸上的子弹如雨点一般,将他打入水底……三十二团除部分人逃脱外,大部分被缴了械。城内十七具尸体内除了袁、王外,其中还有红四军三十二团的六个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