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新华论坛]行己有耻 求荣避辱
作者:钱 逊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胡锦涛主席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我认为这是道德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荣辱问题。中国古人认为,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人的生活不只是为了满足自然的生理需要,还要担负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影响。“荣辱”反映了社会群体对个人的评价,如何求荣避辱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讨论。
       求荣避辱首先要知耻。早在春秋时期,管子就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把耻列为维系社会、国家存亡的支柱之一。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教化,使人有羞耻心而自觉走上正道,才能使社会安定。这是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方面说明知耻的重要。落实到对个人的要求,孔子提出要“行己有耻”,意思是立身行事要有羞耻心,不做那些会给自己招来耻辱的事,这是做人的基点。有羞耻心,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会带来荣誉,什么会招致耻辱,就有了言行的底线,就会自律,就会有所不为。相反,如果没有羞耻之心,只求满足物欲,只顾自己快活,不顾荣辱,不计声名,就会肆无忌惮,无所不为,不可救药。所以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耻矣。”知耻才能避辱,无耻会招来最大的耻辱。
       避耻还需明荣辱。何为荣?何为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追求。对荣辱的不同追求,反映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荣辱观,反映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中国传统的荣辱观的基本精神是以道德论人品,分高下,定荣辱。孟子说“仁则荣,不仁则辱”。《荀子·荣辱》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王符《潜夫论·论荣》反驳以财富权势地位定荣辱的观点说,周幽王、厉王,夏桀、殷纣等荒淫无道之君,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也为人所不齿,蒙受耻辱;伯夷、叔齐、颜回、原宪(孔子弟子)身居贫贱,却为后世作为有德贤人,世代称颂。所以,“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己。”“君子未必富贵,小人未必贫贱。”衡量荣辱的标准,“仁重而势轻,位蔑而义荣。”仁义高于富贵。《淮南子》也说:“不耻身之贱,而忧道之不行。”这样的荣辱观,也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现代市场经济下,流行以财富论人的荣辱观,嫌贫爱富。富者骄人,歧视贫者;贫者以衣食不如人为耻,心理压抑,抬不起头。日常生活处处攀比,“档次”不如人即感到“跌份”;甚者贪得无厌,为了一己物质利益,不惜丢弃人格、国格,卖身害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如此种种,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和谐。针对这些,继承发扬“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的传统精神实在十分必要。
       荣辱观既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也就渗透在一切方面。善恶荣辱在各个领域有其具体的表现。明荣辱也要具体落实到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公共生活愈来愈占有重要地位,社会公德对于维持社会和谐的意义也愈来愈重要。社会公德之维护,也有赖于正确的荣辱观。而这正是传统中所缺少的。如随地吐痰一类陋习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社会公德状况难以改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心,以为这些只是个人行为,小事一桩,只求一己方便,“只要我高兴就好”,对违背公德的言行不以为耻。所以,必须大力提倡以遵守公德为荣,以违背公德为耻。使守公德的善行受到普遍赞誉,人人景仰学习;违背公德的劣行受到普遍谴责,人人喊打。这样才能收到改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的效果。
       (4月3日《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