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立体求解大学生“就业难”
作者:曹建文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3月16日至18日,三天时间内北京有大小近10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一些毕业生介绍说,毕业前的几个月是就业的冲刺阶段。高校毕业生俨然成为各个招聘会的主角。
       不久前,媒体报道的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中出现了大中专毕业生身影的消息,让就业难问题再次凸显在世人面前。
       最新数据表明,2006年预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预计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大学生就业难,与增加教育投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等问题一起,成为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是什么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本报记者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力图从就业市场、教育机构、大学毕业生三方立体求解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为何都“急”
       2006年3月4日下午4时50分,北京某著名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已近尾声,但来自吉林的汪丽萍(化名)依旧站在招聘信息栏前,埋头抄录着招聘信息。这位来自吉林大学法学院的06届本科毕业生对记者坦言:“这次招聘单位主要招工程技术类人才,我只是想来‘试试运气’。到北京快半个月了,简历投出去30多份,但只有一家单位通知我面试,心里急啊!”
       与汪丽萍的“急”相比,深圳一工厂的老板更“急”。因为这个老板花了3030万元买来车床,但在人才市场上却招不到会开机床的人,无奈只好高薪从别的工厂“挖”来几名机床工人。有关部门统计,仅广东一省,高级技工缺口就超过一百万。
       而与此相关的消息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由2003年的212万人到2004年的280万人、2005年的338万人再到2006年的413万人。
       有人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难“都是高校扩招惹的祸”。
       “大学生就业难当然与高校扩招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扩招并非决定性因素,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前的大学生培养存在结构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只占5%,与发达国家15%以上的比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问题。而另一方面,高级技工的缺口在不断加大,一些地方出现“技工荒”,市场上甚至出现几十万年薪“天价”招技工的现象。因此,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培养结构存在头重脚轻的失衡现象,即理论型、学历型人才比例偏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过小。
       日前,一国际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也间接确证了刘晓的这一观点。该公司在其公布的一份名叫《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160万名年轻的专业人才,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需悖论。”
       “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应该科学划分教育层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尽量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现象。”刘晓对记者表示。
       就业市场更重毕业生“质量”
       有人曾作这样的比喻:在就业市场上,教育机构是厂家,大学生是产品,产品销售情况关键在质量,而并不在于厂家的生产规模。
       破解就业难的根本途径,主要在于教育机构怎样培养合格大学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个体的竞争力不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升格风”,中专学校升为高职学校,大专院校升为本科学院,本科学院又争挂大学招牌。学校的规模是上去了,但其毕业生的质量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一向被认为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也开始出现“就业难”。一些研究生反映,扩招后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问题也开始凸显,比如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教育资源捉襟见肘等等。“现在—个导师动辄带二三十人,有的甚至多达六七十人,我还听说过一个更可怕的事:有个导师带的研究生多,加之自身事务繁忙,其中一个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完了还未与这个导师见过面。”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凌字在接受采访时话语中不无愤慨。
       诚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调整各类学校的比例是十分必要的,但调整必须基于社会、经济和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大家都往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里面挤,大学本身没有特色和个性,培养出的学生出现同质化趋向和就业竞争能力减弱,就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结果了。
       “高等教育应培养两种人才:一种是‘上得去’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另一种是‘下得来’的应用操作型人才。但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了一批批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知识存储型大学生。”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大学生接受了专业知识,但是没有培养出进一步研究的能力,特别是缺少应用操作的能力,这就使他们在就业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出现就业难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学生就业要跨越两道“槛”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就业难,和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不无关系。一方面是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和民营企业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目前的就业服务存在一定的不足,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构成了阻碍。
       “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除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与相关教育部门的互动以外,政府和就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告诉记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就业政策上应正确引导。毕业生普遍愿意留在大城市,而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总是有限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实际上,我国西部地区以及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人才缺乏,但由于城乡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以及就业观念的原因,高校毕业生不愿跨越这个门槛到基层就业。
       事实上,国家一直在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并为此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这无疑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一条具体解决路径。现在的关键是需要社会创造一系列制度条件,包括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都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大学生就业出现的新情况。
       而与这一进程相伴随,我国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为2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中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阶段。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择业观成为就业路上的第二道“槛”,很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在老百姓和广大大学生的观念中,仍认为只有上了大学、考上研究生才是人才,仍坚信只有留在大城市,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才算有出息。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滞后于就业现实,这是一个完全可以理解也很正常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先有实践的探索,才有观念的随后变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众多大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接受从‘精英’变成‘大众’的角色认知和身份定位,确实需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和痛苦的转变过程,但大众化的教育必须具备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这是一个客观社会现实。谁更早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谁就能在自己的就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3月18日《光明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相关链接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万,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其中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到总人数的80.8%;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中也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在京、津、粤、浙等8个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57.6%。“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到1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2005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其中规定从2006年起,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包括特种专业岗位)比例不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对自愿到西部、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到村和社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工作2至3年后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的,给予优惠政策。
       2006年2月25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据统计,2001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为46万,2002年为62.3万,2003年为79.7万,2004年增加到94.5万,2005年则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2万,比2004年增加了22.7万人,增幅达24.1%,创历史新高。
       (3月18日《光明日报》)
       延伸阅读
       大学生培养成本:一个大写的X
       惊人的数字
       数字最枯燥却最有力。给培养成本求“解”,须从已知的大学收费数字入手。
       25倍:2006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孙继业指出中国高校改革开放前是免费教育,20年前涨到200元,1995年涨到800元,2005年再涨到5000元,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25倍。
       35年: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包括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相当于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的纯收入,这还是在不考虑农民自身的吃饭、穿衣、看病、养老等因素的情况下。
       320万:据统计,中国贫困大学生人数和比例皆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20万人,其中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特困大学生100多万,高校贫困生比例达25%;另据调查,有25.5%的家庭因负担不了上大学的费用而不愿再升入大学;在百度搜索里输入“高考学费自杀”字样,跳出的相关内容达18万条。
       第一:据“教育政策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世界上学费开支最贵的为日本,大学生平均年支出为8930英镑。但考虑到日本人均GDP为中国的31倍,日本人的8930英镑相当于中国人3550元的支付能力,而中国大学生每年实际支付却超万元,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大学生每年的支出相当于日本的3倍,稳居全球第一。
       下降: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结果,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而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的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
       模糊的数字
       上大学的学费到底要交多少?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底需要多少钱?
       57万:2004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培养一个本科生的完整成本一年至少要4到5万元。
       1.3万:2005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理工科和文科人均培养费分别为每年约1.5万元和1.2万至1.3万元。
       8000:2004年,《市场报》报道说,据权威机构测算,中国每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为每年7000-8000元。
       收费:6000。2005年,教育部规定,高校收费普通专业每年不超过6000元,北京高校收费标准稳定,除了艺术等专业收费每学年在万元左右外,其他普通专业收费一般在5000元、5500元、6000元三个档。
       比例:25%。《中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不属义务教育,需要建立由国家、社会、学生个人共同分担培养成本的机制。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学费应为学生培养成本的25%。
       实际分摊:44%。依教育部提供的折中数据即1.2-1.5万,按现在每生每年5000元学费、1200元住宿费的标准,学生家庭所分摊的高校教育成本比例为44%,而国外这一比例通常在13%—15%。
       真实成本:X。“那怎么知道?”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一位姓张的同学告诉记者,“其他同学也肯定不知道,学费历来是让交多少交多少呗。”
       依照2035年6月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其中人员费用包括:教职工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其他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取暖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劳务费、招待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助学金、住房补贴和其他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包括房屋建筑物折旧、设备折旧。(刘开普)
       (4月14日《中国财经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