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法国:不能承受改革之痛
作者:刘婉媛

《新华月报(天下)》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4月10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一脸沉重地出现在电视上,宣布政府将颁布新的劳动措施,取代备受争议的“首次雇佣合同”,以平息民众对这项新劳工法的不满。
       今年3月以来,首次雇佣合同所引起的抗议示威活动以巴黎索邦大学为中心,不断向全国蔓延。继3月28日“黑色星期二”的抗议高潮之后,在4月3日这一天,示威活动又进入“第二个黑色星期二”——300多万的学生、工人以及各界群众进行罢课、罢工,并再次走上了街头。法国的一些报纸被迫停刊,电视台、电台只播放有限的节目;巴黎的交通一度中断;著名的艾菲尔铁塔一周内两次被迫关闭,满脸迷惑的外国游客站在铁塔的入口外束手无策……
       民众呼声埋葬新劳工法
       法国政府在3月初颁布了首次雇佣合同法案,规定法国2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在与26岁以下青年人签订雇用合同后的最初两年内,可以随意将其解雇,而无需说明原因。德维尔潘政府试图通过这种“雇佣容易,辞退也容易”的举措,鼓励雇主大胆地雇用年轻人,以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尤其是缓解法国严峻的青年人就业形势。
       然而,德维尔潘的“好意”并没有得到法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认同。在公众的压力下,该法案被递交到国家最高裁决机构——法国宪法委员会进行裁决。3月30日,宪法委员会裁定首次雇佣合同合法,但仍然未能平息民众的火爆情绪。
       皮球最终被踢到法国总统希拉克的脚下。4月1日,希拉克正式签署了首次雇佣合同法,但他同时承诺,在对该法“进行两处重要的修改之前,不会让它得以实施”。
       民意调查显示,68%的法国民众希望终止这项新劳工法。工会和学生组织领导则坚称要“战斗到底”,直至政府最终废止该法。民众不依不饶的立场,最终迫使法国政府彻底妥协。
       在宣布以新劳动措施取代首次雇佣合同时,希拉克措辞谨慎,避免使用“废止”“收回”这样的字眼,试图为政府挽回一些颜面。
       
       德维尔潘遭遇滑铁卢
       去年5月,希拉克总统改组内阁时,将具有诗人气质和翩翩风度的外长德维尔潘提拔为政府总理。德维尔潘在法国政坛享有极高人气,一直被视为2007年法国总统选举的大热门。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德维尔潘将“第一把火”对准了法国社会矛盾的焦点——教育和失业问题。他在未广泛征求各界意见之前,就匆忙推出首次雇佣合同法案,结果是引火烧身。
       德维尔潘曾经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政府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无论遭遇多大的压力,这个政府都不应该退缩。在首次雇佣合同问题上,德维尔潘似乎秉承这种信念,一直不愿意向示威群众妥协,从而招来“顽固不化,骄扬跋扈”的批评。他在当前的支持率已经跌至28%,对比今年1月急剧下跌了20个百分点。
       在抗议活动中,示威群众高呼要求德维尔潘立即下台的口号,而德维尔潘则坚称不会辞职,“总统委托我领导这场战役,与失业问题作斗争,我将一直战斗到底。”
       然而,使德维尔潘更为被动的是,他的恩师——希拉克总统在民众的压力下,至少在言论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力挺他的地位。
       3月中旬,德维尔潘在自己的官邸中摆了圆桌,召集工会和学生领导进行对话,但这场对话不欢而散。在那以后,希拉克总统把与工会和学生谈判的权力交给内政部长萨尔科齐。
       众所周知,萨氏也是法国下任总统人选之一。过去,他在德维尔潘的光芒中稍显逊色,而此次的新劳工法引发的危机,正好给足萨尔科齐表现的机会。民调显示,萨尔科齐的支持率在这场危机中得到了提高。
       新劳工法危机不仅动摇了德维尔潘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国执政中右联盟,而左翼政党则从中得利。当前,在野的法国社会党领导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表现被法国媒体津津乐道,其中,社会党新星、美女政客罗雅尔的表现最为抢眼。
       
       法国到底怎么了
       对于有着革命情结和情绪化天性的法国人而言,游行示威是让政府倾听民众声音的最好方式。在法国,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决定就是民众抗议的结果,久而久之,法国人便习惯于用罢工、罢课的手段,迫使政府就范。
       尽管游行示威活动在法国司空见惯,但此次新劳工法引发的抗议示威潮不同寻常,它是法国国内矛盾激化的一个表现,其根源在于法国积重难返的经济问题。
       步入70年代之后,欧洲老牌工业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经济呈现颓势,而庞大的社会保障制度给国家造成沉重负担,严重拖住了经济的后腿。在那以后,英国、西班牙等国相继进行痛苦的改革,终于走出了经济衰落的阴影。而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由于改革遭遇巨大压力,至今经济仍然徘徊在低迷之中。
       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从摇篮到坟墓”的全套福利制度让国家负担沉重。法国和德国面临着几乎是相同的问题。然而,改革在法国国内所面临的阻力,似乎要比德国大得多。
       当前,德国的执政联盟正在商议出台一项新的劳工法案,其内容类似于法国的首次雇佣合同,即雇主可以更容易地雇佣和辞退年轻人,而德国版的一些条款甚至比法国版的更为苛刻。但是,这项法案并没有像在法国一样引起没完没了的争执。“德国人在议会里理性地讨论,而法国人则激动地上街。”德国《明镜周刊》这样写道。
       在2005年,法德两国为了振兴经济,出台政策允许雇主延长工作时间。这一政策在德国很快得以实施,而在法国,有30万人上街游行示威,反对延长一周35小时的工作时间,捍卫“法国的传统生活方式”。
       经济模式和社会福利制度急需改革,而民众习惯于过去安逸的生活,不愿意承受改革所带来的阵痛;执政阶层一旦推出大胆的改革措施,便要承受千夫所指乃至政权不保的后果。这样一来,“改革”在法国只好停留在纸上谈兵。
       长期积累的“富贵病”以及在改革路程中的迟缓步态,已经影响到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去年5月,出于发泄对政府在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不满,以及担心欧盟扩大会对法国造成冲击,法国人民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欧盟宪法,使得该宪法濒临夭折。这一事件不仅让希拉克总统面目无光,导致拉法兰总理下台,也让法国在欧盟中的“领头羊”地位在一夜之间一落千丈。
       而在欧盟的农业政策上,希拉克总统在面临欧盟内部越来越强烈的改革呼声之时,却要屈从于国内的压力,在法国的农业补贴问题上锱铢必较,而被批评为缺乏大国风范和欧洲的妥协精神。
       近两年来,法国政治和经济几乎没有传出什么利好消息。而“衣衫褴褛的法国”、“破产的法国”、“担惊受怕的法国”等带着令人沮丧的标题的出版物却成为了畅销书。法国的精英阶层已经深刻认识到改革的迫切性,然而,广大的法国民众仍然害怕改革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太多改变,害怕不能在结束一周35小时的工作后悠闲地喝咖啡。因此,在改革的路途上,法国依然不前。
       (《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14期,作者为该刊记者)
       
       延伸阅读
       法国新劳工法缘何引发社会危机?
       恩格斯曾说,巴黎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出震动世界的电击。伟人在100多年前说的这句话仍然适用于今天的巴黎。去年11月,巴黎发生的大骚乱震动了世界,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惊愕地看到,有“花都”美称的巴黎突然成了浓烟蔽日、烈焰腾空的“战场”。隔了不到4个月,巴黎乃至整个法国又连续发生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引发这次大规模抗议的导火索是德维尔潘政府出台的新劳工法案(即“首次雇佣合同法”)。
       1.这场始于校园的示威最终发展为席卷法国的抗议浪潮有哪些深刻的原因?
       抗议浪潮之所以愈演愈烈,有以下深层次原因。
       政府长期误导舆论 夸大外因酿出恶果
       对于法国民众对改革患得患失的心态,法国历届政府都没有给予正确引导。历届政府不但不从自己的政策中找原因,反而归咎于各种“外部的客观原因”,过分强调欧盟扩大和经济全球化对法国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法国政府更是竭力夸大来自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产品对法国传统工业的冲击。这种夸大造成了一个结果:法国民众在害怕改革社会福利制度的同时,对欧盟扩大、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
       去年法国民众否决欧盟宪法条约,主要就是担心来自新成员国的劳动力抢了他们的饭碗,担心欧盟采用偏重市场竞争的英美经济模式。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报道,法国民众对市场竞争的支持率只有36%,而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支持率分别是71%、66%和65%。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法国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对500名年龄在20岁-25岁之间的法国青年调查时发现,当问及他们对全球化的看法时,48%的受访者选择的答案是“恐惧”。因此,报道法国民众抗议新劳工法案时,不少西方媒体的大标题中都采用了“恐惧”这一词。例如,《华盛顿邮报》一篇报道的标题是《法国人对生活的快感变成了恐惧》;《金融时报》一篇分析文章的标题是《法国要么改革,要么生活在恐惧之中》;《国际先驱论坛报》3月29日的一篇报道的标题是《在法国大街上:沮丧和恐惧》。正是这种笼罩整个法国社会的恐惧心态,使许多民众无法对形势做出清醒、理性的判断和反应。
       政坛忙于权力斗争 处理危机能力削弱
       明年是法国的大选年,各大政党和有意争夺总统宝座的政治家都已经在暗地里摩拳擦掌。
       就执政的公民运动联盟来说,鉴于总统希拉克不可能再参加竞选,人们普遍认为希拉克试图让长期受他栽培的现任总理德维尔潘继任他的总统职位。但是,公民运动联盟主席、现任内政部长萨尔科齐早已表示他要争当总统候选人。在出现了反对德维尔潘提出的新劳工法的抗议浪潮后,在野的各政党纷纷趁机发难,企图削弱执政党的基础。在野党以“人民利益维护者”的面目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但是,理应与德维尔潘“站在一条战壕里”的萨尔科齐也趁机在背后捅刀子,不阴不阳地说:新劳工法案应该暂时搁置起来。此后,萨尔科齐明显地与德维尔潘保持距离。因此,在危机发生后的许多天里,人们看到的是德维尔潘独自一个人苦苦支撑局面。
       3月31日,出现了更加匪夷所思的一幕:希拉克总统一方面签署了新劳工法案,另一方面在电视台发表讲话说,他要求国民议会对该法案作两项重要修改(把法案适用的时间缩短为一年,并要求企业在解雇首次就业的年轻人时要申明理由)以后,再付诸实施。希拉克的这一讲话,无异于把处理这一事件的权限从总理府转到由公民运动联盟主席萨尔科齐控制的国民议会。
       原本与希拉克关系不好的萨尔科齐立即说,这是希拉克总统做出的“明智决定”。随后,他不再保持低调,亲自给各工会组织的领导人打电话,要求同他们谈判,俨然像大权在握的政府领导人。人们注意到,在希拉克讲话以后,德维尔潘神色沮丧,而萨尔科齐笑容满面。
       个人争利殃及大局 危机前景仍然难料
       法国舆论认为,当选总统后一再通过更换总理推卸自己责任的希拉克,可能又要故伎重演,玩“换马”的把戏了。
       由于希拉克的“明智决定”,法国现在出现了两个“总理”:一个是有职无权的名义总理,一个是没有正式头衔、但握有实权的事实上的“总理”。法国《世界报》说,法国政坛的反常情况是近60年来从未有过的。
       但是,权力斗争不仅对解决危机无济于事,对有关政治家的个人政治前途也未必有利,最终的结果甚至可能是玩家们同归于尽。
       德维尔潘固然因新劳工法案而声望暴跌,目前的支持率仅为29%,但希拉克也没有好果子吃,他的支持率目前只有20%,比德维尔潘还低。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长期效命于希拉克的德维尔潘在提出新劳工法案以前不会不同希拉克磋商,在处理事后发生的抗议浪潮时也不会不咨询希拉克的意见,希拉克危急时刻“换马”,不仅难以摆脱干系,还会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
       就眼前情形而言,萨尔科齐的“抢班夺权”成功在望,他在公民运动联盟内的政治行情明显超过了德维尔潘,但是他是否能平息抗议浪潮也很难说。因为他历来是右翼中的强硬派,所依靠的政治势力大多反对向学生和工会让步。即便他成功地平息了抗议浪潮,这反而会成为他上台后推行改革的政治包袱。如果他失败的话,后果更糟:对他来说,明年的总统大选将提前结束。
       2.从大的背景来看,法国的这种形势对它自身的未来以及欧洲一体化有何影响?
       分析家们普遍认为,法国如果不能摆脱经济停滞、政治纷争不休的怪圈,就无法应对21世纪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被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法国还会拖累欧盟。
       众所周知,法国历来主张欧洲走联合自强的道路,要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法国的这一主张也得到欧盟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它们不同程度地把法国称为欧洲一体化的“方向盘”,而实力强大的德国则是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
       然而,近年来迷失方向的法国不仅无法发挥“方向盘”的作用,而且还取代英国、不断地给欧洲一体化踩“刹车”: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对接受土耳其为入盟候选国说“不”,对改革共同农业政策说“不”,对开放内部劳务市场说“不”……更为可笑的是,法国政府甚至反对外国企业并购生产酸奶的达能公司,称其为“战略企业”,要加以保护。
       德国新总理默克尔称,她要在2007年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时候,重启批准欧盟宪法条约的进程。但是,如果法国不能抖擞精神,重新成为引导欧洲一体化的旗手,任何恢复欧盟活力的计划都将成为“画饼”。
       3.同样是高福利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情况怎样?它们走过了怎样一条路?对法国将来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其实,法国现在想做的事情在德国早就成为了事实。德国已规定企业有权“无理由”解雇初次就业的雇员;比法国新劳工法案更为严厉的是,德国的这一法律适用于任何年龄的雇员。此外,德国还规定就医者要付10欧元挂号费;而法国本来想收1欧元挂号费,也因民众反对而未成功。默克尔是打着改革的旗帜出任德国总理的。因此,德国进一步推进改革是可期待的。
       更值得借鉴的还有北欧国家,特别是芬兰的成功经验。冷战刚结束的头几年,芬兰曾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因为它失去了前苏联这个最大的经贸伙伴。芬兰经济3年内下跌了13%,失业率剧升至17.9%。
       为了渡过难关,芬兰首先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后又适当压缩社会福利开支。不过,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芬兰仍然保持对教育和科研的巨额投入。这一有远见的决策使芬兰得以迅速完成经济结构升级。近5年里,芬兰有4年国际竞争力名列世界第一。芬兰现在成了世界著名的电信产品供应国,25%的出口额是高科技的电信产品。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为芬兰的福利制度又提供了财源。如今,芬兰继续是外人仰慕的高福利国家,但其政府财政连续10年保持盈余。
       由此可见,改革会有阵痛,但对国家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当然,拥有5000多万人口的法国,不可能完全照搬只有500多万人口的芬兰的模式,但是芬兰人民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应该对伟大的法兰西民族有所启示。(张祖谦)
       (4月7日《新民晚报》,作者为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