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洞天胜境]青州张仙洞
作者:李 森

《中国道教》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张三丰(丰或作峰),明代道士,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人,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宝,号玄玄子,因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明史》有传。张三丰身材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一派仙风道骨的形象。虽寒来暑往,仅穿一衲一蓑而已。生平游无定处,湖北、四川、陕西、河北等地皆留踪迹。明太祖、成祖屡屡遣使求之,不遇。英宗时,赐赠“通微显化真人”。
       
  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道教高人曾一度来到山东青州隐居修炼。据《嘉靖青州府志》卷十六《仙释》载:“国朝张三丰,永乐(1403—1424)间隐于云门山之阳,修炼洞中。……今有张仙洞。”对张氏来青一事的可靠性,《咸丰青州府志》编纂者们在该书卷五十二《仙释》中虽有疑惑,但仍信从:“案《明史》三丰本传,……绝无隐于云门山之文,然旧志(指《嘉靖青州府志》)……言之凿凿,似非无据,姑录之。”应当看到,张三丰一生云游天下,活动地域广,《明史》即称其“踪迹秘幻,莫可测识”。有鉴于此,我认为《嘉靖青州府志》对他来青州修炼的记载并非空穴来风,是可信的。
       
  耐人寻味的是,张三丰在青州隐居修炼的张仙洞在哪里?经多方打听,已无人知晓。翻检文献,发现两说:一是阳溪洞。《嘉靖山东通志》卷六《山川下》载:“张仙洞,在阳溪(今青州市区南阳河)北岸,与(青州)府城水门相对。国朝永乐间张三丰寓青修养之所,今为水冲。”可见,此洞在《山东通志》编纂的嘉靖年间即已被水冲毁,不复存在。二是云门洞。《乾隆山东通志》卷三十《仙释》载:张三丰“永乐间来隐青州云门洞,修炼不出。一日,往游崂山”。笔者查见,《嘉靖山东通志》卷三十四《仙释》还记载道:“今青州山有张仙洞。”这座“青州山”,指的正是张三丰进行修炼的云门山。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5公里,海拔421米,上有通穴如门,远望如悬镜,是为云门洞,它是云门山赖以得名的原因。张三丰既然修炼于云门洞中,该洞当然就是张仙洞了。
       
  那么,青州为何能够吸引这位道教中的大师级人物前来修炼呢?推想原因有二:一方面,云门山乃道教的洞天福地。据唐代薛用弱《集异记》载:隋青州人李清曾明确宣称:“云门山,神仙之窟宅也,吾将往焉。”随后,李氏便入窟求道,留下了千古佳话。如此引人入胜的仙境和传说,怎不令后世道教徒心驰神往?另一方面,青州地处山东半岛的东西交通要道上,是东去道教圣地崂山的必经之处。史实表明,张三丰也恰是由青州去了崂山。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