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用典”的定义及其修辞学研究(摘要)
作者:吴礼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用典”名称的由来,肇始于元人王构的《修辞鉴衡》。但足,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有金兆梓氏重提“用典”这一名称。之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赵克勤在论及古汉语修辞法时才再提“用典”一语,并将其作为古代汉语修辞法的一种。在此之后,又无人再提“用典”这个名称了。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博士论文《委婉修辞研究》中明确定义说:“‘用典’,是一种运用古代历史故事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写的修辞于法。”到了21世纪初,笔者在所著《修辞心理学》中,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定义。
虽然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用典修辞格予以强调和研究。但由于中国修辞学研究队伍的现状是,研习现代汉语者居绝对多数,对于用典修辞研究大家不免望而却步,跟进者很少。不过,到了2005年底,当武汉大学出版社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的形式隆重推出罗积勇教授的新著《用典研究》之后,情况就有所改变了。细读罗积勇教授的《用典研究》,发现他在注重用典的修辞效果上与笔者不谋而合,只是相比于笔者的研究,罗积勇教授在“用典”研究方面远比笔者深入得多。笔者对“用典”的研究主要是在论文或著作中为讨论委婉修辞表现形态时顺便提到,略一带过。而罗积勇教授则是以一本博士论文的形式来做,现在义修改而成这样一部系统的著作,这确实是后出转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