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东汉后期士风之转变及其原因探析(摘要)
作者:牟发松 李 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 要]党锢名士的“直之风”,通常被后世视为东汉士风的代表,备受推崇。 实际上东汉士风曾几经转变,其转变之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东汉后期,一方面儒生数量激增,一方面宦官势力膨胀,双方争夺政治资源的矛盾日趋激化,士阶层的群体自觉意识亦日见彰显。在同宦官势力的斗争中,士风由前期“侏身怀方”的“去就之节”,转向“蹈义陵险”的“婢直之风”,最终激成党锢事变。党祸的惨烈结局,迫使士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正视现实,士风亦由“婢直”而“退身穷处”、“念营苟全”,而“大直若曲”,讲究权谋。
[关键词]东汉后期;士风;党锢之祸
[中图分类号]K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2003)03—02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