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时政]世界回望中国奥运热情
作者:席来旺 陆 贝 乔 生 陶短房 青 木 谢戎彬 汪 析

《新华月报(天下)》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随着残奥会的落幕,中国近两个月的“奥运时间”走向了终点。在华尔街掀起金融风暴以及格俄战争带来“新冷战”的恐惧中,世界回望北京两个月中呈现出来的和平、温情和人道主义,别有一番感慨。8月8日之前西方媒体对中国充斥了批评和挑剔,但现在好客、到处是微笑的中国更像是乱象丛生的世界的一个避风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后人回顾2008年时也许会发现,这一年的颜色基本是灰暗的,自然灾害、战争恐慌、能源涨价、经济衰退均不幸出现,而中国向世界所交出的出色的奥运会答卷,则是这片灰暗颜色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中国送走奥运时间
       9月17日闭幕式开始后,美联社迅速推出了题为“残奥会闭幕,北京体育盛会结束”的报道说,“北京以一场华丽的残奥会闭幕式,结束了其作为世界体育中心的6周忙碌”。报道称,“闭幕式标志着持续7年的紧密筹备和耗资400亿美元的场馆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束——这一切都用来象征中国崛起为21世纪的一个大国”。法新社题为“残奥会在绚丽的仪式中结束”的报道说,“中国以89枚金牌、211枚奖牌的战绩居奖牌榜首位”,“中国同样因成功举办精彩赛事而受到赞誉”。
       在闭幕式的致辞中,曾称赞“北京残奥会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届残奥会”的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用中文一连串说了四个谢谢:谢谢香港、谢谢青岛、谢谢北京、谢谢中国。闭幕式现场的西班牙记者阿萨斯对记者说,“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么多人、这么精彩的闭幕式”,他用了“自信”、“友好”、“真实”这样三个词来表达他在中国的感受,还表示“中国政府对残奥会的重视令人钦佩”。
       德国《金融时报》称,北京残奥会“是一个里程碑”,它为以后的残奥会树立了标杆,2012年伦敦很难超越。加拿大《卡诺埃星报》的一篇文章说,加拿大也曾通过残奥会的成功促进了关爱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但“并非每个主办过残奥会的国家,都能在这方面取得如加拿大和中国这样的成就。”加拿大《环球邮报》9月17日强调了北京残奥会与以往的不同之处,“长期以来,残奥会都有些像是奥运盛会难看的尾巴,尽管有运动员的感人故事和出色表现,但公众和媒体基本上并不关心”。不过(温哥华市长)苏利文说,每次他在北京打开电视机,都看到在播放残奥会比赛,“他们彻底地拥抱残奥会……他们让残疾人感到像健全人一样。不仅是像健全人,还使他们成为英雄”,“我在想:进步、文明的西方民主国家完全抛弃了残奥会……再看看中国。”报道还援引了这位市长的亲身经历:“我6年前到中国时,被人到处抬着走。现在我到故宫去,那里有轮椅坡道,还有可载轮椅的出租车。情况好多了。”德国《世界报》题为“残奥会改变中国什么”的报道说,与一个月前相比,中国人把残疾同胞看成了“与自己一样的社会一分子”;一个为残疾人特设的社会福利系统加速形成。
       瑞典《体育》杂志的一篇评论说,是中国人对残奥会的空前投入与关注,最终改变了那些之前对残奥会无动于衷的外国媒体,最近几天,瑞典媒体上开始越来越多报道北京残奥会的消息,这不仅是对瑞典选手的尊重,也是对中国这个组织者的尊重。评论说,北京残奥会开幕次日,瑞典的残疾人团体便批评当地主流媒体没转播残奥会开幕式,是对残疾人人权的漠视,相反,中国人把奥运会、残奥会放在了同等重要位置,至少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人权状况就好于瑞典。
       ★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颜色
       9月17日晚日本电视台回顾奥运会时,主持人问嘉宾原马拉松奥运冠军增田明美“现在感想如何”,增田明美的第一句话是:“我现在有种非常寂寞的感觉,因为一个多月每天都被感动与激动环绕,一下要结束了,心里很寂寞。”
       阿联酋《海湾时报》17日题为“向东看,因为中国是明天的面孔”的文章说,“拉丁文曾经象征着世界知识,德语代表科学和技术,法语意味着外交,英语则是商业、贸易和权力的语言,而今天,在很多的亚洲学校,中文成为学者的语言和鼓励未来领导人学习的对象”。卡塔尔半岛台报道说,根据皮尤的调查,93%的中国人认为奥运会将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报道援引美国亚利桑那州一位教授的话说,通过奥运之镜折射出了中国强大、自豪、恢宏的形象,“这种形象将埋葬一个长期的痛苦记忆,后奥运时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将更放松,更‘正常’”。《曼谷邮报》题为“未来可能属于中国人”的文章说,“从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在体育上超过美国,中国运动员花了24年,不知道中国超过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还需要多少年。”
       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即使是往届奥运会和残奥会主办国,也很少有像中国那样重视残奥会的,比如同样有精彩的开、闭幕式,同样的媒体投入,甚至中国领导人对来访贵宾的招待规格都是相同的,这其实不仅仅是对残疾人的尊重问题,更主要的,是中国把奥运会、残奥会当作了比赛的上、下半场,当成了同一项使命。这种做法既感动了残疾人,也使外国媒体受到触动,甚至因此树立了北京残奥会里程碑式的地位,即自北京残奥会后,历届奥运会东道主,都要向中国学习,对奥运、残奥同等看待。鲍威尔说,自8月8日起,国际新闻的热点便不止有奥运会、残奥会,先是俄格冲突,随后又有美国金融风暴,连加勒比海的飓风、太平洋的台风也在这期间时不时出来,但战争、金融危机、自然灾害,不仅没有给奥运会、残奥会搅局,反而更映衬出当人们面对灾难时,举行奥运会、残奥会的中国正把快乐和希望带给人们。
       鲍威尔说,今后人们在回顾2008年时,也许会发现这一年的颜色基本是灰暗的,像中国、缅甸、加勒比海地区的自然灾害,前苏联及周边国家的战争恐慌,席卷全球的能源与食品价格上涨,包括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经济衰退等,而中国向世界所交出的出色的奥运会答卷,则是这片灰暗颜色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烟花、枪炮与新世界秩序
       今年8月以来,从华盛顿到德黑兰,从莫斯科到开罗,谈论“新世界秩序”的风潮越来越烈。美国福布斯网站9月17日的报道以“中国的烟花”和“俄罗斯的枪炮”来形容这段时间世界发生的两件大事。报道说,8月8日,美国的电视观众羡慕地看着中国的烟花,惊异地发现中国已不是农民骑着自行车的大陆,而是一个后冷战时期的强国,伴随着所有获得的金牌中国赢得了掌声,这对中国来说象征着一个“新的时代”。这篇报道把中国和俄罗斯都称为西方的冷战敌人,现在“一个敌人注目未来,另一个敌人则转向过去”。
       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詹姆斯·库斯对记者说,如果说当年的“9·11”改变了一切,使美国的整个对外战略发生了变化,那么,今天的格鲁吉亚危机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完全改变了“冷战”结束以来美俄关系的总体框架。华尔街一位资深金融专家对记者说,自去年爆发“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持续加深,近日由于雷曼兄弟破产和美林被购等,更以金融震荡之势,演变为百年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在西方乃至世界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有可能动摇。相比之下,中国金融业在世界金融领域的分量加重,重要性进一步突出,国际金融中心可能转向亚洲。由于美国国际金融地位下降,中国在这方面的地位更加突出,中国发挥国际作用的空间增大。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个大考之年。”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9月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他说,从雪灾、拉萨骚乱、汶川地震等国内事件到奥运会、格俄战争、残奥会等国际事件,每一件都意义重大,每一件都需要中国仔细应对,目前看来,中国交出的每一份答卷都是不错的。中国的高速发展不是建立在打破原有秩序的基础上,而是付出代价进入秩序,这样保证了中国与美国等很多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也可以因此处在“更有利、更主动的位置上”。(席来旺、陆贝、乔生、陶短房、青木、谢戎彬、汪析)
       (摘自9月18日《环球时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