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成功]他们是怎样成功的?
作者:小 岳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美国恐怖小说大王斯蒂芬·金
       斯蒂芬·金的小说在全球流行一时,被称为美国的恐怖小说之王,而他这些成绩也是得来不易。他出身贫苦,父亲在他幼年时便放弃一家老小离家出走,让这个家庭失去可以依靠的支柱。
       斯蒂芬毕业后,做了老师,收入菲薄。为了贴补家用,他开始写一些神鬼古怪小说。创作初期,他的小说投给一些通俗趣味的神奇故事杂志,采用后每篇稿费35美元。养家困难,加上他又酗酒,全家生活拮据,捉襟见肘,为此他通宵难眠,心中的怒火只有在扑向打字机、写恐怖故事时才得到宣泄,可他买不起稿纸,只能把字打在牛奶发票的背面。
       斯蒂芬在学校上创作课时,教授叮嘱,写作必须养成习惯,即使文思枯竭,每天必须要坐在打字机前,逼迫自己写出几页来。于是,毕业后他一直按教授的叮嘱要求自己,这让他文思绝不枯竭,每天非打出五页至十页不可。除了每年的圣诞节、国庆节、生日,其他的日子他都在写作,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坐在桌前写作。
       他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时,穷得连电话费都缴不起,被电话公司掐线。
       后来这本书被双日书局接受,预付酬金不过25OO美元。不料精装本出版后销量极好,仅平装本版权就售了40万美元。斯蒂芬说:“我突然了解我不必再靠工作为生了。”
       32岁时,斯蒂芬已成为全世界作家首屈一指的富翁。他可以过上舒心的日子,甚至因为不喜欢听家乡电台的迪斯科乐曲,便干脆把电台买了下来,随心所欲地播放他爱听的摇摆舞曲。
       近年,出版商与斯蒂芬所订的合同每部小说稿酬是800万至1000万美元,而这些书尚在他脑袋中。
       台湾《皇冠》出版人平鑫涛
       台湾著名出版人平鑫涛大学毕业后,在台湾一家公营事业机构担任小小的公务员。公务员虽然生活安定,却很清苦,每月除了伙食费,吃一碗牛肉汤都很奢侈。
       为了改善生活,他和三位同样清苦的同学商量怎样赚钱。面对台湾的“文化沙漠”,他们决定翻译出版一本小说,预计销3000本就可以对本对利,接下来良性循环,说不定就此立下基业呢。
       那时《蝴蝶梦》的作者莫里哀正好有本新书出版,别的书局已打出广告,于是他们就立即付诸行动,翻译、校稿,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便抢先将《丽秋表妹》出版,出版后反应良好,两个星期便销售一空。原本以为可以乘胜追击,却得到一个坏消息:卖的钱要半年后才能收回来,这下根本没有余钱再版,只好歇业。而这期间借款投资的500美金成了欠债。因为到最后发书的钱也没能收回。
       第一次出师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于是其他几位合伙人不再和平鑫涛瞎起哄,各自回归本位,剩下平鑫涛成了孤家寡人。
       但冷静下来的平鑫涛却从这次实战经验中看出了出版业在台湾有很好的发展市场,于是,没多久,他便又集合了几个朋友决定办本文艺杂志。
       《皇冠》的创刊号就这样出炉了。
       出版后却没有预期的顺利。那时平鑫涛在下班后或星期天,常自己骑一辆自行车一家家亲自送书,书店老板对这本新出的杂志没什么兴趣:总放在不起眼的地方,甚至干脆垫底。这样,隔月平鑫涛再去送书时,只得把没销出的过期杂志回收回来。结算结果,全台北竟然只销出56本,灾情惨重,而第二、三期销出后,也毫无起色。
       眼看大势已去,新组的班子再度解散,又剩下了平鑫涛一人负债苦撑。
       这时按常理,平鑫涛最该做的事就是激流勇退,以免这本只赔不赚的杂志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债务,他却不甘心,怕错失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没有可能翻身,于是,他孤身一人熬了下去,并下决心一定要熬出头来。
       在苦撑了七年之后,《皇冠》仍旧奄奄一息,而所负债务也愈积愈多。这时,平鑫涛觉得再不能这样下去了,决定要大胆求变一次,将杂志一百多页增加一倍,定价也上涨到十元,同时在这本书里一次刊完一本小说,内容又云集了当年当红小说作家的成名作。当厚厚的一本《皇冠》出现在书市时,没想到竟然因变得福,很快销售一空,而《皇冠》也自此脱离苦海,成就了平鑫涛一生的大业。
       (邓长青摘自《爱人》)